ECMAScript6 入门
ECMAScript6 入门
阮一峰的网站文档笔记,推荐直接去看。此处不再赘述,仅记录一些盲区
let和const命令
for的作用域
另外,for
循环还有一个特别之处,就是设置循环变量的那部分是一个父作用域,而循环体内部是一个单独的子作用域。
for (let i = 0; i < 3; i++) {
let i = 'abc';
console.log(i);
}
// abc
// abc
// abc
上面代码正确运行,输出了 3 次abc
。这表明函数内部的变量i
与循环变量i
不在同一个作用域,有各自单独的作用域。
不存在变量提升
var
命令会发生“变量提升”现象,即变量可以在声明之前使用,值为undefined
。这种现象多多少少是有些奇怪的,按照一般的逻辑,变量应该在声明语句之后才可以使用。
为了纠正这种现象,let
命令改变了语法行为,它所声明的变量一定要在声明后使用,否则报错。
// var 的情况
console.log(foo); // 输出undefined
var foo = 2;
// let 的情况
console.log(bar); // 报错ReferenceError
let bar = 2;
上面代码中,变量foo
用var
命令声明,会发生变量提升,即脚本开始运行时,变量foo
已经存在了,但是没有值,所以会输出undefined
。变量bar
用let
命令声明,不会发生变量提升。这表示在声明它之前,变量bar
是不存在的,这时如果用到它,就会抛出一个错误。
暂时性死区
只要块级作用域内存在let
命令,它所声明的变量就“绑定”(binding)这个区域,不再受外部的影响。
var tmp = 123;
if (true) {
tmp = 'abc'; // ReferenceError
let tmp;
}
上面代码中,存在全局变量tmp
,但是块级作用域内let
又声明了一个局部变量tmp
,导致后者绑定这个块级作用域,所以在let
声明变量前,对tmp
赋值会报错。
ES6 明确规定,如果区块中存在let
和const
命令,这个区块对这些命令声明的变量,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封闭作用域。凡是在声明之前就使用这些变量,就会报错。
总之,在代码块内,使用let
命令声明变量之前,该变量都是不可用的。这在语法上,称为“暂时性死区”(temporal dead zone,简称 TDZ)。
if (true) {
// TDZ开始
tmp = 'abc'; // ReferenceError
console.log(tmp); // ReferenceError
let tmp; // TDZ结束
console.log(tmp); // undefined
tmp = 123;
console.log(tmp); // 123
}
上面代码中,在let
命令声明变量tmp
之前,都属于变量tmp
的“死区”。
“暂时性死区”也意味着typeof
不再是一个百分之百安全的操作。
typeof x; // ReferenceError
let x;
上面代码中,变量x
使用let
命令声明,所以在声明之前,都属于x
的“死区”,只要用到该变量就会报错。因此,typeof
运行时就会抛出一个ReferenceError
。
作为比较,如果一个变量根本没有被声明,使用typeof
反而不会报错。
typeof undeclared_variable // "undefined"
上面代码中,undeclared_variable
是一个不存在的变量名,结果返回“undefined”。所以,在没有let
之前,typeof
运算符是百分之百安全的,永远不会报错。现在这一点不成立了。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大家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,变量一定要在声明之后使用,否则就报错。
有些“死区”比较隐蔽,不太容易发现。
function bar(x = y, y = 2) {
return [x, y];
}
bar(); // 报错
上面代码中,调用bar
函数之所以报错(某些实现可能不报错),是因为参数x
默认值等于另一个参数y
,而此时y
还没有声明,属于“死区”。如果y
的默认值是x
,就不会报错,因为此时x
已经声明了。
function bar(x = 2, y = x) {
return [x, y];
}
bar(); // [2, 2]
另外,下面的代码也会报错,与var
的行为不同。
// 不报错
var x = x;
// 报错
let x = x;
// ReferenceError: x is not defined
上面代码报错,也是因为暂时性死区。使用let
声明变量时,只要变量在还没有声明完成前使用,就会报错。上面这行就属于这个情况,在变量x
的声明语句还没有执行完成前,就去取x
的值,导致报错”x 未定义“。
非变量提升与暂时性死区
ES6 规定暂时性死区和let
、const
语句不出现变量提升
主要是为了减少运行时错误,防止在变量声明前就使用这个变量,从而导致意料之外的行为。这样的错误在 ES5 是很常见的,现在有了这种规定,避免此类错误就很容易了。
总之,暂时性死区的本质就是,只要一进入当前作用域,所要使用的变量就已经存在了,但是不可获取,只有等到声明变量的那一行代码出现,才可以获取和使用该变量。
块级作用域
另外,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。ES6 的块级作用域必须有大括号,如果没有大括号,JavaScript 引擎就认为不存在块级作用域。
// 第一种写法,报错
if (true) let x = 1;
// 第二种写法,不报错
if (true) {
let x = 1;
}
const本质!!!!!!!!!
const
实际上保证的,并不是变量的值不得改动,而是变量指向的那个内存地址所保存的数据不得改动。
对于简单类型的数据(数值、字符串、布尔值),值就保存在变量指向的那个内存地址,因此等同于常量。
但对于复合类型的数据(主要是对象和数组),变量指向的内存地址,保存的只是一个指向实际数据的指针,const
只能保证这个指针是固定的(即总是指向另一个固定的地址),至于它指向的数据结构是不是可变的,就完全不能控制了。
因此,将一个对象声明为常量必须非常小心。
const foo = {};
// 为 foo 添加一个属性,可以成功
foo.prop = 123;
foo.prop // 123
// 将 foo 指向另一个对象,就会报错
foo = {}; // TypeError: "foo" is read-only
上面代码中,常量foo
储存的是一个地址,这个地址指向一个对象。不可变的只是这个地址,即不能把foo
指向另一个地址,但对象本身是可变的,所以依然可以为其添加新属性。
如果真的想将对象冻结,应该使用Object.freeze
方法。
const foo = Object.freeze({});
// 常规模式时,下面一行不起作用;
// 严格模式时,该行会报错
foo.prop = 123;
上面代码中,常量foo
指向一个冻结的对象,所以添加新属性不起作用,严格模式时还会报错。
除了将对象本身冻结,对象的属性也应该冻结。下面是一个将对象彻底冻结的函数。
var constantize = (obj) => {
Object.freeze(obj);
Object.keys(obj).forEach( (key, i) => {
if ( typeof obj[key] === 'object' ) {
constantize( obj[key] );
}
});
};
上面是递归函数
ES6 声明变量的六种方法
ES5 只有两种声明变量的方法:var
命令和function
命令。
ES6 除了添加let
和const
命令,后面章节还会提到,另外两种声明变量的方法:
import
命令和class
命令。
所以,ES6 一共有 6 种声明变量的方法。
顶层对象的属性
顶层对象,在浏览器环境指的是window
对象,在 Node 指的是global
对象。ES5 之中,顶层对象的属性与全局变量是等价的。
window.a = 1;
a // 1
a = 2;
window.a // 2
上面代码中,顶层对象的属性赋值与全局变量的赋值,是同一件事。
顶层对象的属性与全局变量挂钩,被认为是 JavaScript 语言最大的设计败笔之一。这样的设计带来了几个很大的问题,首先是没法在编译时就报出变量未声明的错误,只有运行时才能知道(因为全局变量可能是顶层对象的属性创造的,而属性的创造是动态的);其次,程序员很容易不知不觉地就创建了全局变量(比如打字出错);最后,顶层对象的属性是到处可以读写的,这非常不利于模块化编程。另一方面,window
对象有实体含义,指的是浏览器的窗口对象,顶层对象是一个有实体含义的对象,也是不合适的。
ES6 为了改变这一点,一方面规定,为了保持兼容性,var
命令和function
命令声明的全局变量,依旧是顶层对象的属性;另一方面规定,let
命令、const
命令、class
命令声明的全局变量,不属于顶层对象的属性。也就是说,从 ES6 开始,全局变量将逐步与顶层对象的属性脱钩。
var a = 1;
// 如果在 Node 的 REPL 环境,可以写成 global.a
// 或者采用通用方法,写成 this.a
window.a // 1
let b = 1;
window.b // undefined
上面代码中,全局变量a
由var
命令声明,所以它是顶层对象的属性;全局变量b
由let
命令声明,所以它不是顶层对象的属性,返回undefined
。
globalThis 对象
JavaScript 语言存在一个顶层对象,它提供全局环境(即全局作用域),所有代码都是在这个环境中运行。但是,顶层对象在各种实现里面是不统一的。
- 浏览器里面,顶层对象是
window
,但 Node 和 Web Worker 没有window
。 - 浏览器和 Web Worker 里面,
self
也指向顶层对象,但是 Node 没有self
。 - Node 里面,顶层对象是
global
,但其他环境都不支持。
同一段代码为了能够在各种环境,都能取到顶层对象,现在一般是使用this
变量,但是有局限性。
- 全局环境中,
this
会返回顶层对象。但是,Node.js 模块中this
返回的是当前模块,ES6 模块中this
返回的是undefined
。 - 函数里面的
this
,如果函数不是作为对象的方法运行,而是单纯作为函数运行,this
会指向顶层对象。但是,严格模式下,这时this
会返回undefined
。 - 不管是严格模式,还是普通模式,
new Function('return this')()
,总是会返回全局对象。但是,如果浏览器用了 CSP(Content Security Policy,内容安全策略),那么eval
、new Function
这些方法都可能无法使用。
综上所述,很难找到一种方法,可以在所有情况下,都取到顶层对象。下面是两种勉强可以使用的方法。
// 方法一
(typeof window !== 'undefined'
? window
: (typeof process === 'object' &&
typeof require === 'function' &&
typeof global === 'object')
? global
: this);
// 方法二
var getGlobal = function () {
if (typeof self !== 'undefined') { return self; }
if (typeof window !== 'undefined') { return window; }
if (typeof global !== 'undefined') { return global; }
throw new Error('unable to locate global object');
};
ES2020 在语言标准的层面,引入globalThis
作为顶层对象。也就是说,任何环境下,globalThis
都是存在的,都可以从它拿到顶层对象,指向全局环境下的this
。
垫片库global-this
模拟了这个提案,可以在所有环境拿到globalThis
。
变量的解构赋值
数组的解构赋值
ES6 允许按照一定模式,从数组和对象中提取值,对变量进行赋值,这被称为解构(Destructuring)。
以前,为变量赋值,只能直接指定值。
let a = 1;
let b = 2;
let c = 3;
ES6 允许写成下面这样。
let [a, b, c] = [1, 2, 3];
上面代码表示,可以从数组中提取值,按照对应位置,对变量赋值。
本质上,这种写法属于“模式匹配”,只要等号两边的模式相同,左边的变量就会被赋予对应的值。下面是一些使用嵌套数组进行解构的例子。
let [foo, [[bar], baz]] = [1, [[2], 3]];
foo // 1
bar // 2
baz // 3
let [ , , third] = ["foo", "bar", "baz"];
third // "baz"
let [x, , y] = [1, 2, 3];
x // 1
y // 3
let [head, ...tail] = [1, 2, 3, 4];
head // 1
tail // [2, 3, 4]
let [x, y, ...z] = ['a'];
x // "a"
y // undefined
z // []
如果解构不成功,变量的值就等于undefined
。
let [foo] = [];
let [bar, foo] = [1];
以上两种情况都属于解构不成功,foo
的值都会等于undefined
。
另一种情况是不完全解构,即等号左边的模式,只匹配一部分的等号右边的数组。这种情况下,解构依然可以成功。
let [x, y] = [1, 2, 3];
x // 1
y // 2
let [a, [b], d] = [1, [2, 3], 4];
a // 1
b // 2
d // 4
上面两个例子,都属于不完全解构,但是可以成功。
如果等号的右边不是数组(或者严格地说,不是可遍历的结构,参见《Iterator》一章),那么将会报错。
// 报错
let [foo] = 1;
let [foo] = false;
let [foo] = NaN;
let [foo] = undefined;
let [foo] = null;
let [foo] = {};
上面的语句都会报错,因为等号右边的值,
要么转为对象以后不具备Iterator
接口(前五个表达式),要么本身就不具备Iterator
接口(最后一个表达式)。
对于 Set 结构,也可以使用数组的解构赋值。
let [x, y, z] = new Set(['a', 'b', 'c']);
x // "a"
事实上,只要某种数据结构具有 Iterator 接口,都可以采用数组形式的解构赋值。
function* fibs() {
let a = 0;
let b = 1;
while (true) {
yield a;
[a, b] = [b, a + b];
}
}
let [first, second, third, fourth, fifth, sixth] = fibs();
sixth // 5
上面代码中,fibs
是一个 Generator 函数(参见《Generator 函数》一章),原生具有 Iterator 接口。解构赋值会依次从这个接口获取值。
这块我没懂
默认值
解构赋值允许指定默认值。
let [foo = true] = [];
foo // true
let [x, y = 'b'] = ['a']; // x='a', y='b'
let [x, y = 'b'] = ['a', undefined]; // x='a', y='b'
注意,ES6 内部使用严格相等运算符(===
),判断一个位置是否有值。所以,只有当一个数组成员严格等于undefined
,默认值才会生效。
let [x = 1] = [undefined];
x // 1
let [x = 1] = [null];
x // null
上面代码中,如果一个数组成员是null
,默认值就不会生效,因为null
不严格等于undefined
。
如果默认值是一个表达式,那么这个表达式是惰性求值的,即只有在用到的时候,才会求值。
function f() {
console.log('aaa');
}
let [x = f()] = [1];
上面代码中,因为x
能取到值,所以函数f
根本不会执行。上面的代码其实等价于下面的代码。
let x;
if ([1][0] === undefined) {
x = f();
} else {
x = [1][0];
}
默认值可以引用解构赋值的其他变量,但该变量必须已经声明。
let [x = 1, y = x] = []; // x=1; y=1
let [x = 1, y = x] = [2]; // x=2; y=2
let [x = 1, y = x] = [1, 2]; // x=1; y=2
let [x = y, y = 1] = []; // ReferenceError: y is not defined
上面最后一个表达式之所以会报错,是因为x
用y
做默认值时,y
还没有声明。
对象解构
对象的解构赋值
解构不仅可以用于数组,还可以用于对象。
let { foo, bar } = { foo: 'aaa', bar: 'bbb' };
foo // "aaa"
bar // "bbb"
对象的解构与数组有一个重要的不同。数组的元素是按次序排列的,变量的取值由它的位置决定;而对象的属性没有次序,变量必须与属性同名,才能取到正确的值。
let { bar, foo } = { foo: 'aaa', bar: 'bbb' };
foo // "aaa"
bar // "bbb"
let { baz } = { foo: 'aaa', bar: 'bbb' };
baz // undefined
上面代码的第一个例子,等号左边的两个变量的次序,与等号右边两个同名属性的次序不一致,但是对取值完全没有影响。第二个例子的变量没有对应的同名属性,导致取不到值,最后等于undefined
。
如果解构失败,变量的值等于undefined
。
let {foo} = {bar: 'baz'};
foo // undefined
上面代码中,等号右边的对象没有foo
属性,所以变量foo
取不到值,所以等于undefined
。
对象的解构赋值,可以很方便地将现有对象的方法,赋值到某个变量。
// 例一
let { log, sin, cos } = Math;
// 例二
const { log } = console;
log('hello') // hello
上面代码的例一将Math
对象的对数、正弦、余弦三个方法,赋值到对应的变量上,使用起来就会方便很多。例二将console.log
赋值到log
变量。
赋值给后面原则
如果变量名与属性名不一致,必须写成下面这样。
let { foo: baz } = { foo: 'aaa', bar: 'bbb' };
baz // "aaa"
let obj = { first: 'hello', last: 'world' };
let { first: f, last: l } = obj;
f // 'hello'
l // 'world'
这实际上说明,对象的解构赋值是下面形式的简写(参见《对象的扩展》一章)。
let { foo: foo, bar: bar } = { foo: 'aaa', bar: 'bbb' };
也就是说,对象的解构赋值的内部机制,是先找到同名属性,然后再赋给对应的变量。真正被赋值的是后者,而不是前者。
let { foo: baz } = { foo: 'aaa', bar: 'bbb' };
baz // "aaa"
foo // error: foo is not defined
上面代码中,foo
是匹配的模式,baz
才是变量。真正被赋值的是变量baz
,而不是模式foo
。
也可嵌套赋值和默认值
注意点
(1)如果要将一个已经声明的变量用于解构赋值,必须非常小心。
// 错误的写法
let x;
{x} = {x: 1};
// SyntaxError: syntax error
上面代码的写法会报错,因为 JavaScript 引擎会将{x}
理解成一个代码块,从而发生语法错误。只有不将大括号写在行首,避免 JavaScript 将其解释为代码块,才能解决这个问题。
// 正确的写法
let x;
({x} = {x: 1});
上面代码将整个解构赋值语句,放在一个圆括号里面,就可以正确执行。关于圆括号与解构赋值的关系,参见下文。
(2)解构赋值允许等号左边的模式之中,不放置任何变量名。因此,可以写出非常古怪的赋值表达式。
({} = [true, false]);
({} = 'abc');
({} = []);
上面的表达式虽然毫无意义,但是语法是合法的,可以执行。
(3)由于数组本质是特殊的对象,因此可以对数组进行对象属性的解构。
let arr = [1, 2, 3];
let {0 : first, [arr.length - 1] : last} = arr;
first // 1
last // 3
上面代码对数组进行对象解构。数组arr
的0
键对应的值是1
,[arr.length - 1]
就是2
键,对应的值是3
。方括号这种写法,属于“属性名表达式”(参见《对象的扩展》一章)。
字符串的解构赋值
字符串也可以解构赋值。这是因为此时,字符串被转换成了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。
const [a, b, c, d, e] = 'hello';
a // "h"
b // "e"
c // "l"
d // "l"
e // "o"
类似数组的对象都有一个length
属性,因此还可以对这个属性解构赋值。
let {length : len} = 'hello';
len // 5
数值和布尔值的解构赋值
解构赋值时,如果等号右边是数值和布尔值,则会先转为对象。
let {toString: s} = 123;
s === Number.prototype.toString // true
let {toString: s} = true;
s === Boolean.prototype.toString // true
上面代码中,数值和布尔值的包装对象都有toString
属性,因此变量s
都能取到值。
解构赋值的规则是,只要等号右边的值不是对象或数组,就先将其转为对象。由于undefined
和null
无法转为对象,所以对它们进行解构赋值,都会报错。
let { prop: x } = undefined; // TypeError
let { prop: y } = null; // TypeError
函数的结构赋值
略
圆括号问题
解构赋值虽然很方便,但是解析起来并不容易。对于编译器来说,一个式子到底是模式,还是表达式,没有办法从一开始就知道,必须解析到(或解析不到)等号才能知道。
由此带来的问题是,如果模式中出现圆括号怎么处理。ES6 的规则是,只要有可能导致解构的歧义,就不得使用圆括号。
但是,这条规则实际上不那么容易辨别,处理起来相当麻烦。因此,建议只要有可能,就不要在模式中放置圆括号。
这块不是很懂
用途!!!!!!!!!
变量的解构赋值用途很多。
(1)交换变量的值
let x = 1;
let y = 2;
[x, y] = [y, x];
上面代码交换变量x
和y
的值,这样的写法不仅简洁,而且易读,语义非常清晰。
(2)从函数返回多个值
函数只能返回一个值,如果要返回多个值,只能将它们放在数组或对象里返回。有了解构赋值,取出这些值就非常方便。
// 返回一个数组
function example() {
return [1, 2, 3];
}
let [a, b, c] = example();
// 返回一个对象
function example() {
return {
foo: 1,
bar: 2
};
}
let { foo, bar } = example();
(3)函数参数的定义
解构赋值可以方便地将一组参数与变量名对应起来。
// 参数是一组有次序的值
function f([x, y, z]) { ... }
f([1, 2, 3]);
// 参数是一组无次序的值
function f({x, y, z}) { ... }
f({z: 3, y: 2, x: 1});
(4)提取 JSON 数据
解构赋值对提取 JSON 对象中的数据,尤其有用。
let jsonData = {
id: 42,
status: "OK",
data: [867, 5309]
};
let { id, status, data: number } = jsonData;
console.log(id, status, number);
// 42, "OK", [867, 5309]
上面代码可以快速提取 JSON 数据的值。
(5)函数参数的默认值
jQuery.ajax = function (url, {
async = true,
beforeSend = function () {},
cache = true,
complete = function () {},
crossDomain = false,
global = true,
// ... more config
} = {}) {
// ... do stuff
};
指定参数的默认值,就避免了在函数体内部再写var foo = config.foo || 'default foo';
这样的语句。
(6)遍历 Map 结构
任何部署了 Iterator 接口的对象,都可以用for...of
循环遍历。Map 结构原生支持 Iterator 接口,配合变量的解构赋值,获取键名和键值就非常方便。
const map = new Map();
map.set('first', 'hello');
map.set('second', 'world');
for (let [key, value] of map) {
console.log(key + " is " + value);
}
// first is hello
// second is world
如果只想获取键名,或者只想获取键值,可以写成下面这样。
// 获取键名
for (let [key] of map) {
// ...
}
// 获取键值
for (let [,value] of map) {
// ...
}
(7)输入模块的指定方法
加载模块时,往往需要指定输入哪些方法。解构赋值使得输入语句非常清晰。
const { SourceMapConsumer, SourceNode } = require("source-map");
字符串的扩展
字符的 Unicode 表示法
ES6 加强了对 Unicode 的支持,允许采用\uxxxx
形式表示一个字符,其中xxxx
表示字符的 Unicode 码点。
"\u0061"
// "a"
但是,这种表示法只限于码点在\u0000
~\uFFFF
之间的字符。超出这个范围的字符,必须用两个双字节的形式表示。
"\uD842\uDFB7"
// "𠮷"
"\u20BB7"
// " 7"
上面代码表示,如果直接在\u
后面跟上超过0xFFFF
的数值(比如\u20BB7
),JavaScript 会理解成\u20BB+7
。由于\u20BB
是一个不可打印字符,所以只会显示一个空格,后面跟着一个7
。
ES6 对这一点做出了改进,只要将码点放入大括号,就能正确解读该字符。
"\u{20BB7}"
// "𠮷"
"\u{41}\u{42}\u{43}"
// "ABC"
let hello = 123;
hell\u{6F} // 123
'\u{1F680}' === '\uD83D\uDE80'
// true
上面代码中,最后一个例子表明,大括号表示法与四字节的 UTF-16 编码是等价的。
有了这种表示法之后,JavaScript 共有 6 种方法可以表示一个字符。
'\z' === 'z' // true
'\172' === 'z' // true
'\x7A' === 'z' // true
'\u007A' === 'z' // true
'\
字符串的遍历器接口
ES6 为字符串添加了遍历器接口(详见《Iterator》一章),使得字符串可以被for...of
循环遍历。
for (let codePoint of 'foo') {
console.log(codePoint)
}
// "f"
// "o"
// "o"
除了遍历字符串,这个遍历器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识别大于0xFFFF
的码点,传统的for
循环无法识别这样的码点。
let text = String.fromCodePoint(0x20BB7);
for (let i = 0; i < text.length; i++) {
console.log(text[i]);
}
// " "
// " "
for (let i of text) {
console.log(i);
}
// "𠮷"
上面代码中,字符串text
只有一个字符,但是for
循环会认为它包含两个字符(都不可打印),而for...of
循环会正确识别出这一个字符。
模板字符串
传统的 JavaScript 语言,输出模板通常是这样写的(下面使用了 jQuery 的方法)。
$('#result').append(
'There are <b>' + basket.count + '</b> ' +
'items in your basket, ' +
'<em>' + basket.onSale +
'</em> are on sale!'
);
上面这种写法相当繁琐不方便,ES6 引入了模板字符串解决这个问题。
$('#result').append(`
There are <b>${basket.count}</b> items
in your basket, <em>${basket.onSale}</em>
are on sale!
`);
模板字符串(template string)是增强版的字符串,用反引号(`)标识。它可以当作普通字符串使用,也可以用来定义多行字符串,或者在字符串中嵌入变量。
// 普通字符串
`In JavaScript '\n' is a line-feed.`
// 多行字符串
`In JavaScript this is
not legal.`
console.log(`string text line 1
string text line 2`);
// 字符串中嵌入变量
let name = "Bob", time = "today";
`Hello ${name}, how are you ${time}?`
上面代码中的模板字符串,都是用反引号表示。如果在模板字符串中需要使用反引号,则前面要用反斜杠转义。
let greeting = `\`Yo\` World!`;
如果使用模板字符串表示多行字符串,所有的空格和缩进都会被保留在输出之中。
$('#list').html(`
<ul>
<li>first</li>
<li>second</li>
</ul>
`);
上面代码中,所有模板字符串的空格和换行,都是被保留的,比如<ul>
标签前面会有一个换行。如果你不想要这个换行,可以使用trim
方法消除它。
$('#list').html(`
<ul>
<li>first</li>
<li>second</li>
</ul>
`.trim());
模板字符串中嵌入变量,需要将变量名写在${}
之中。
function authorize(user, action) {
if (!user.hasPrivilege(action)) {
throw new Error(
// 传统写法为
// 'User '
// + user.name
// + ' is not authorized to do '
// + action
// + '.'
`User ${user.name} is not authorized to do ${action}.`);
}
}
大括号内部可以放入任意的 JavaScript 表达式,可以进行运算,以及引用对象属性。
let x = 1;
let y = 2;
`${x} + ${y} = ${x + y}`
// "1 + 2 = 3"
`${x} + ${y * 2} = ${x + y * 2}`
// "1 + 4 = 5"
let obj = {x: 1, y: 2};
`${obj.x + obj.y}`
// "3"
模板字符串之中还能调用函数。
function fn() {
return "Hello World";
}
`foo ${fn()} bar`
// foo Hello World bar
如果大括号中的值不是字符串,将按照一般的规则转为字符串。比如,大括号中是一个对象,将默认调用对象的toString
方法。
如果模板字符串中的变量没有声明,将报错。
// 变量place没有声明
let msg = `Hello, ${place}`;
// 报错
由于模板字符串的大括号内部,就是执行 JavaScript 代码,因此如果大括号内部是一个字符串,将会原样输出。
`Hello ${'World'}`
// "Hello World"
模板字符串甚至还能嵌套。
const tmpl = addrs => `
<table>
${addrs.map(addr => `
<tr><td>${addr.first}</td></tr>
<tr><td>${addr.last}</td></tr>
`).join('')}
</table>
`;
上面代码中,模板字符串的变量之中,又嵌入了另一个模板字符串,使用方法如下。
const data = [
{ first: '<Jane>', last: 'Bond' },
{ first: 'Lars', last: '<Croft>' },
];
console.log(tmpl(data));
// <table>
//
// <tr><td><Jane></td></tr>
// <tr><td>Bond</td></tr>
//
// <tr><td>Lars</td></tr>
// <tr><td><Croft></td></tr>
//
// </table>
如果需要引用模板字符串本身,在需要时执行,可以写成函数。
let func = (name) => `Hello ${name}!`;
func('Jack') // "Hello Jack!"
上面代码中,模板字符串写成了一个函数的返回值。执行这个函数,就相当于执行这个模板字符串了。
标签模板
模板字符串的功能,不仅仅是上面这些。它可以紧跟在一个函数名后面,该函数将被调用来处理这个模板字符串。这被称为“标签模板”功能(tagged template)。
alert`hello`
// 等同于
alert(['hello'])
标签模板其实不是模板,而是函数调用的一种特殊形式。“标签”指的就是函数,紧跟在后面的模板字符串就是它的参数。
但是,如果模板字符里面有变量,就不是简单的调用了,而是会将模板字符串先处理成多个参数,再调用函数。
let a = 5;
let b = 10;
tag`Hello ${ a + b } world ${ a * b }`;
// 等同于
tag(['Hello ', ' world ', ''], 15, 50);
上面代码中,模板字符串前面有一个标识名tag
,它是一个函数。整个表达式的返回值,就是tag
函数处理模板字符串后的返回值。
函数tag
依次会接收到多个参数。
function tag(stringArr, value1, value2){
// ...
}
// 等同于
function tag(stringArr, ...values){
// ...
}
tag
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数组,该数组的成员是模板字符串中那些没有变量替换的部分,也就是说,变量替换只发生在数组的第一个成员与第二个成员之间、第二个成员与第三个成员之间,以此类推。
不太懂
模板字符串的限制
前面提到标签模板里面,可以内嵌其他语言。但是,模板字符串默认会将字符串转义,导致无法嵌入其他语言。
举例来说,标签模板里面可以嵌入 LaTEX 语言。
function latex(strings) {
// ...
}
let document = latex`
\newcommand{\fun}{\textbf{Fun!}} // 正常工作
\newcommand{\unicode}{\textbf{Unicode!}} // 报错
\newcommand{\xerxes}{\textbf{King!}} // 报错
Breve over the h goes \u{h}ere // 报错
`
上面代码中,变量document
内嵌的模板字符串,对于 LaTEX 语言来说完全是合法的,但是 JavaScript 引擎会报错。原因就在于字符串的转义。
不太懂
字符串的新增方法
略
正则的扩展
略
数值的扩展
略
函数的扩展
函数参数的默认值
ES6 之前,不能直接为函数的参数指定默认值,只能采用变通的方法。
function log(x, y) {
y = y || 'World';
console.log(x, y);
}
log('Hello') // Hello World
log('Hello', 'China') // Hello China
log('Hello', '') // Hello World
上面代码检查函数log
的参数y
有没有赋值,如果没有,则指定默认值为World
。这种写法的缺点在于,如果参数y
赋值了,但是对应的布尔值为false
,则该赋值不起作用。就像上面代码的最后一行,参数y
等于空字符,结果被改为默认值。
为了避免这个问题,通常需要先判断一下参数y
是否被赋值,如果没有,再等于默认值。
if (typeof y === 'undefined') {
y = 'World';
}
ES6 允许为函数的参数设置默认值,即直接写在参数定义的后面。
function log(x, y = 'World') {
console.log(x, y);
}
log('Hello') // Hello World
log('Hello', 'China') // Hello China
log('Hello', '') // Hello
可以看到,ES6 的写法比 ES5 简洁许多,而且非常自然。下面是另一个例子。
function Point(x = 0, y = 0) {
this.x = x;
this.y = y;
}
const p = new Point();
p // { x: 0, y: 0 }
除了简洁,ES6 的写法还有两个好处:首先,阅读代码的人,可以立刻意识到哪些参数是可以省略的,不用查看函数体或文档;其次,有利于将来的代码优化,即使未来的版本在对外接口中,彻底拿掉这个参数,也不会导致以前的代码无法运行。
参数变量是默认声明的,所以不能用let
或const
再次声明。
function foo(x = 5) {
let x = 1; // error
const x = 2; // error
}
上面代码中,参数变量x
是默认声明的,在函数体中,不能用let
或const
再次声明,否则会报错。
使用参数默认值时,函数不能有同名参数。
// 不报错
function foo(x, x, y) {
// ...
}
// 报错
function foo(x, x, y = 1) {
// ...
}
// SyntaxError: Duplicate parameter name not allowed in this context
另外,一个容易忽略的地方是,参数默认值不是传值的,而是每次都重新计算默认值表达式的值。也就是说,参数默认值是惰性求值的。
let x = 99;
function foo(p = x + 1) {
console.log(p);
}
foo() // 100
x = 100;
foo() // 101
上面代码中,参数p
的默认值是x + 1
。这时,每次调用函数foo
,都会重新计算x + 1
,而不是默认p
等于 100。
与解构赋值默认值结合使用
参数默认值可以与解构赋值的默认值,结合起来使用。
function foo({x, y = 5}) {
console.log(x, y);
}
foo({}) // undefined 5
foo({x: 1}) // 1 5
foo({x: 1, y: 2}) // 1 2
foo() // TypeError: Cannot read property 'x' of undefined
上面代码只使用了对象的解构赋值默认值,没有使用函数参数的默认值。只有当函数foo
的参数是一个对象时,变量x
和y
才会通过解构赋值生成。如果函数foo
调用时没提供参数,变量x
和y
就不会生成,从而报错。通过提供函数参数的默认值,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。
function foo({x, y = 5} = {}) {
console.log(x, y);
}
foo() // undefined 5
上面代码指定,如果没有提供参数,函数foo
的参数默认为一个空对象。
下面是另一个解构赋值默认值的例子。
function fetch(url, { body = '', method = 'GET', headers = {} }) {
console.log(method);
}
fetch('http://example.com', {})
// "GET"
fetch('http://example.com')
// 报错
上面代码中,如果函数fetch
的第二个参数是一个对象,就可以为它的三个属性设置默认值。这种写法不能省略第二个参数,如果结合函数参数的默认值,就可以省略第二个参数。这时,就出现了双重默认值。
function fetch(url, { body = '', method = 'GET', headers = {} } = {}) {
console.log(method);
}
fetch('http://example.com')
// "GET"
上面代码中,函数fetch
没有第二个参数时,函数参数的默认值就会生效,然后才是解构赋值的默认值生效,变量method
才会取到默认值GET
。
作为练习,请问下面两种写法有什么差别?
// 写法一
function m1({x = 0, y = 0} = {}) {
return [x, y];
}
// 写法二
function m2({x, y} = { x: 0, y: 0 }) {
return [x, y];
}
上面两种写法都对函数的参数设定了默认值,区别是写法一函数参数的默认值是空对象,但是设置了对象解构赋值的默认值;写法二函数参数的默认值是一个有具体属性的对象,但是没有设置对象解构赋值的默认值。
// 函数没有参数的情况
m1() // [0, 0]
m2() // [0, 0]
// x 和 y 都有值的情况
m1({x: 3, y: 8}) // [3, 8]
m2({x: 3, y: 8}) // [3, 8]
// x 有值,y 无值的情况
m1({x: 3}) // [3, 0]
m2({x: 3}) // [3, undefined]
// x 和 y 都无值的情况
m1({}) // [0, 0];
m2({}) // [undefined, undefined]
m1({z: 3}) // [0, 0]
m2({z: 3}) // [undefined, undefined]
作用域
一旦设置了参数的默认值,函数进行声明初始化时,参数会形成一个单独的作用域(context)。等到初始化结束,这个作用域就会消失。这种语法行为,在不设置参数默认值时,是不会出现的。
var x = 1;
function f(x, y = x) {
console.log(y);
}
f(2) // 2
上面代码中,参数y
的默认值等于变量x
。调用函数f
时,参数形成一个单独的作用域。在这个作用域里面,默认值变量x
指向第一个参数x
,而不是全局变量x
,所以输出是2
。
再看下面的例子。
let x = 1;
function f(y = x) {
let x = 2;
console.log(y);
}
f() // 1
上面代码中,函数f
调用时,参数y = x
形成一个单独的作用域。这个作用域里面,变量x
本身没有定义,所以指向外层的全局变量x
。函数调用时,函数体内部的局部变量x
影响不到默认值变量x
。
如果此时,全局变量x
不存在,就会报错。
function f(y = x) {
let x = 2;
console.log(y);
}
f() // ReferenceError: x is not defined
下面这样写,也会报错。
var x = 1;
function foo(x = x) {
// ...
}
foo() // ReferenceError: x is not defined
上面代码中,参数x = x
形成一个单独作用域。实际执行的是let x = x
,由于暂时性死区的原因,这行代码会报错”x 未定义“。
如果参数的默认值是一个函数,该函数的作用域也遵守这个规则。请看下面的例子。
let foo = 'outer';
function bar(func = () => foo) {
let foo = 'inner';
console.log(func());
}
bar(); // outer
上面代码中,函数bar
的参数func
的默认值是一个匿名函数,返回值为变量foo
。函数参数形成的单独作用域里面,并没有定义变量foo
,所以foo
指向外层的全局变量foo
,因此输出outer
。
如果写成下面这样,就会报错。
function bar(func = () => foo) {
let foo = 'inner';
console.log(func());
}
bar() // ReferenceError: foo is not defined
上面代码中,匿名函数里面的foo
指向函数外层,但是函数外层并没有声明变量foo
,所以就报错了。
下面是一个更复杂的例子。
var x = 1;
function foo(x, y = function() { x = 2; }) {
var x = 3;
y();
console.log(x);
}
foo() // 3
x // 1
上面代码中,函数foo
的参数形成一个单独作用域。这个作用域里面,首先声明了变量x
,然后声明了变量y
,y
的默认值是一个匿名函数。这个匿名函数内部的变量x
,指向同一个作用域的第一个参数x
。函数foo
内部又声明了一个内部变量x
,该变量与第一个参数x
由于不是同一个作用域,所以不是同一个变量,因此执行y
后,内部变量x
和外部全局变量x
的值都没变。
如果将var x = 3
的var
去除,函数foo
的内部变量x
就指向第一个参数x
,与匿名函数内部的x
是一致的,所以最后输出的就是2
,而外层的全局变量x
依然不受影响。
var x = 1;
function foo(x, y = function() { x = 2; }) {
x = 3;
y();
console.log(x);
}
foo() // 2
x // 1
应用
利用参数默认值,可以指定某一个参数不得省略,如果省略就抛出一个错误。
function throwIfMissing() {
throw new Error('Missing parameter');
}
function foo(mustBeProvided = throwIfMissing()) {
return mustBeProvided;
}
foo()
// Error: Missing parameter
上面代码的foo
函数,如果调用的时候没有参数,就会调用默认值throwIfMissing
函数,从而抛出一个错误。
从上面代码还可以看到,参数mustBeProvided
的默认值等于throwIfMissing
函数的运行结果(注意函数名throwIfMissing
之后有一对圆括号),这表明参数的默认值不是在定义时执行,而是在运行时执行。如果参数已经赋值,默认值中的函数就不会运行。
另外,可以将参数默认值设为undefined
,表明这个参数是可以省略的。
function foo(optional = undefined) { ··· }
rest 参数
ES6 引入 rest 参数(形式为...变量名
),用于获取函数的多余参数,这样就不需要使用arguments
对象了。rest 参数搭配的变量是一个数组,该变量将多余的参数放入数组中。
function add(...values) {
let sum = 0;
for (var val of values) {
sum += val;
}
return sum;
}
add(2, 5, 3) // 10
上面代码的add
函数是一个求和函数,利用 rest 参数,可以向该函数传入任意数目的参数。
下面是一个 rest 参数代替arguments
变量的例子。
// arguments变量的写法
function sortNumbers() {
return Array.prototype.slice.call(arguments).sort();
}
// rest参数的写法
const sortNumbers = (...numbers) => numbers.sort();
上面代码的两种写法,比较后可以发现,rest 参数的写法更自然也更简洁。
arguments
对象不是数组,而是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。所以为了使用数组的方法,必须使用Array.prototype.slice.call
先将其转为数组。rest 参数就不存在这个问题,它就是一个真正的数组,数组特有的方法都可以使用。下面是一个利用 rest 参数改写数组push
方法的例子。
function push(array, ...items) {
items.forEach(function(item) {
array.push(item);
console.log(item);
});
}
var a = [];
push(a, 1, 2, 3)
注意,rest 参数之后不能再有其他参数(即只能是最后一个参数),否则会报错。
// 报错
function f(a, ...b, c) {
// ...
}
函数的length
属性,不包括 rest 参数。
(function(a) {}).length // 1
(function(...a) {}).length // 0
(function(a, ...b) {}).length // 1
严格模式
从 ES5 开始,函数内部可以设定为严格模式。
function doSomething(a, b) {
'use strict';
// code
}
ES2016 做了一点修改,规定只要函数参数使用了默认值、解构赋值、或者扩展运算符,那么函数内部就不能显式设定为严格模式,否则会报错。
// 报错
function doSomething(a, b = a) {
'use strict';
// code
}
// 报错
const doSomething = function ({a, b}) {
'use strict';
// code
};
// 报错
const doSomething = (...a) => {
'use strict';
// code
};
const obj = {
// 报错
doSomething({a, b}) {
'use strict';
// code
}
};
这样规定的原因是,函数内部的严格模式,同时适用于函数体和函数参数。但是,函数执行的时候,先执行函数参数,然后再执行函数体。这样就有一个不合理的地方,只有从函数体之中,才能知道参数是否应该以严格模式执行,但是参数却应该先于函数体执行。
// 报错
function doSomething(value = 070) {
'use strict';
return value;
}
上面代码中,参数value
的默认值是八进制数070
,但是严格模式下不能用前缀0
表示八进制,所以应该报错。但是实际上,JavaScript 引擎会先成功执行value = 070
,然后进入函数体内部,发现需要用严格模式执行,这时才会报错。
虽然可以先解析函数体代码,再执行参数代码,但是这样无疑就增加了复杂性。因此,标准索性禁止了这种用法,只要参数使用了默认值、解构赋值、或者扩展运算符,就不能显式指定严格模式。
两种方法可以规避这种限制。第一种是设定全局性的严格模式,这是合法的。
'use strict';
function doSomething(a, b = a) {
// code
}
第二种是把函数包在一个无参数的立即执行函数里面。
const doSomething = (function () {
'use strict';
return function(value = 42) {
return value;
};
}());
name 属性
函数的name
属性,返回该函数的函数名。
function foo() {}
foo.name // "foo"
这个属性早就被浏览器广泛支持,但是直到 ES6,才将其写入了标准。
需要注意的是,ES6 对这个属性的行为做出了一些修改。如果将一个匿名函数赋值给一个变量,ES5 的name
属性,会返回空字符串,而 ES6 的name
属性会返回实际的函数名。
var f = function () {};
// ES5
f.name // ""
// ES6
f.name // "f"
上面代码中,变量f
等于一个匿名函数,ES5 和 ES6 的name
属性返回的值不一样。
如果将一个具名函数赋值给一个变量,则 ES5 和 ES6 的name
属性都返回这个具名函数原本的名字。
const bar = function baz() {};
// ES5
bar.name // "baz"
// ES6
bar.name // "baz"
Function
构造函数返回的函数实例,name
属性的值为anonymous
。
(new Function).name // "anonymous"
bind
返回的函数,name
属性值会加上bound
前缀。
function foo() {};
foo.bind({}).name // "bound foo"
(function(){}).bind({}).name // "bound "
箭头函数
略
使用注意点
箭头函数有几个使用注意点。
(1)函数体内的this
对象,就是定义时所在的对象,而不是使用时所在的对象。
(2)不可以当作构造函数,也就是说,不可以使用new
命令,否则会抛出一个错误。
(3)不可以使用arguments
对象,该对象在函数体内不存在。如果要用,可以用 rest 参数代替。
(4)不可以使用yield
命令,因此箭头函数不能用作 Generator 函数。
上面四点中,第一点尤其值得注意。this
对象的指向是可变的,但是在箭头函数中,它是固定的。
所以,箭头函数转成 ES5 的代码如下。
// ES6
function foo() {
setTimeout(() => {
console.log('id:', this.id);
}, 100);
}
// ES5
function foo() {
var _this = this;
setTimeout(function () {
console.log('id:', _this.id);
}, 100);
}
上面代码中,转换后的 ES5 版本清楚地说明了,箭头函数里面根本没有自己的this
,而是引用外层的this
。
尾调用优化
什么是尾调用?
尾调用(Tail Call)是函数式编程的一个重要概念,本身非常简单,一句话就能说清楚,就是指某个函数的最后一步是调用另一个函数。
function f(x){
return g(x);
}
上面代码中,函数f
的最后一步是调用函数g
,这就叫尾调用。
以下三种情况,都不属于尾调用。
// 情况一
function f(x){
let y = g(x);
return y;
}
// 情况二
function f(x){
return g(x) + 1;
}
// 情况三
function f(x){
g(x);
}
上面代码中,情况一是调用函数g
之后,还有赋值操作,所以不属于尾调用,即使语义完全一样。情况二也属于调用后还有操作,即使写在一行内。情况三等同于下面的代码。
function f(x){
g(x);
return undefined;
}
尾调用不一定出现在函数尾部,只要是最后一步操作即可。
function f(x) {
if (x > 0) {
return m(x)
}
return n(x);
}
上面代码中,函数m
和n
都属于尾调用,因为它们都是函数f
的最后一步操作。
尾调用优化
尾调用之所以与其他调用不同,就在于它的特殊的调用位置。
我们知道,函数调用会在内存形成一个“调用记录”,又称“调用帧”(call frame),保存调用位置和内部变量等信息。如果在函数A
的内部调用函数B
,那么在A
的调用帧上方,还会形成一个B
的调用帧。等到B
运行结束,将结果返回到A
,B
的调用帧才会消失。如果函数B
内部还调用函数C
,那就还有一个C
的调用帧,以此类推。所有的调用帧,就形成一个“调用栈”(call stack)。
尾调用由于是函数的最后一步操作,所以不需要保留外层函数的调用帧,因为调用位置、内部变量等信息都不会再用到了,只要直接用内层函数的调用帧,取代外层函数的调用帧就可以了。
function f() {
let m = 1;
let n = 2;
return g(m + n);
}
f();
// 等同于
function f() {
return g(3);
}
f();
// 等同于
g(3);
上面代码中,如果函数g
不是尾调用,函数f
就需要保存内部变量m
和n
的值、g
的调用位置等信息。但由于调用g
之后,函数f
就结束了,所以执行到最后一步,完全可以删除f(x)
的调用帧,只保留g(3)
的调用帧。
这就叫做“尾调用优化”(Tail call optimization),即只保留内层函数的调用帧。如果所有函数都是尾调用,那么完全可以做到每次执行时,调用帧只有一项,这将大大节省内存。这就是“尾调用优化”的意义。
注意,只有不再用到外层函数的内部变量,内层函数的调用帧才会取代外层函数的调用帧,否则就无法进行“尾调用优化”。
function addOne(a){
var one = 1;
function inner(b){
return b + one;
}
return inner(a);
}
上面的函数不会进行尾调用优化,因为内层函数inner
用到了外层函数addOne
的内部变量one
。
注意,目前只有 Safari 浏览器支持尾调用优化,Chrome 和 Firefox 都不支持。
尾递归
函数调用自身,称为递归。如果尾调用自身,就称为尾递归。
递归非常耗费内存,因为需要同时保存成千上百个调用帧,很容易发生“栈溢出”错误(stack overflow)。但对于尾递归来说,由于只存在一个调用帧,所以永远不会发生“栈溢出”错误。
function factorial(n) {
if (n === 1) return 1;
return n * factorial(n - 1);
}
factorial(5) // 120
上面代码是一个阶乘函数,计算n
的阶乘,最多需要保存n
个调用记录,复杂度 O(n) 。
如果改写成尾递归,只保留一个调用记录,复杂度 O(1) 。
function factorial(n, total) {
if (n === 1) return total;
return factorial(n - 1, n * total);
}
factorial(5, 1) // 120
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,就是计算 Fibonacci 数列,也能充分说明尾递归优化的重要性。
非尾递归的 Fibonacci 数列实现如下。
function Fibonacci (n) {
if ( n <= 1 ) {return 1};
return Fibonacci(n - 1) + Fibonacci(n - 2);
}
Fibonacci(10) // 89
Fibonacci(100) // 超时
Fibonacci(500) // 超时
尾递归优化过的 Fibonacci 数列实现如下。
function Fibonacci2 (n , ac1 = 1 , ac2 = 1) {
if( n <= 1 ) {return ac2};
return Fibonacci2 (n - 1, ac2, ac1 + ac2);
}
Fibonacci2(100) // 573147844013817200000
Fibonacci2(1000) // 7.0330367711422765e+208
Fibonacci2(10000) // Infinity
由此可见,“尾调用优化”对递归操作意义重大,所以一些函数式编程语言将其写入了语言规格。ES6 亦是如此,第一次明确规定,所有 ECMAScript 的实现,都必须部署“尾调用优化”。这就是说,ES6 中只要使用尾递归,就不会发生栈溢出(或者层层递归造成的超时),相对节省内存。
严格模式
ES6 的尾调用优化只在严格模式下开启,正常模式是无效的。
这是因为在正常模式下,函数内部有两个变量,可以跟踪函数的调用栈。
func.arguments
:返回调用时函数的参数。func.caller
:返回调用当前函数的那个函数。
尾调用优化发生时,函数的调用栈会改写,因此上面两个变量就会失真。严格模式禁用这两个变量,所以尾调用模式仅在严格模式下生效。
function restricted() {
'use strict';
restricted.caller; // 报错
restricted.arguments; // 报错
}
restricted();
尾递归优化的实现
尾递归优化只在严格模式下生效,那么正常模式下,或者那些不支持该功能的环境中,有没有办法也使用尾递归优化呢?回答是可以的,就是自己实现尾递归优化。
它的原理非常简单。尾递归之所以需要优化,原因是调用栈太多,造成溢出,那么只要减少调用栈,就不会溢出。怎么做可以减少调用栈呢?就是采用“循环”换掉“递归”。
下面是一个正常的递归函数。
function sum(x, y) {
if (y > 0) {
return sum(x + 1, y - 1);
} else {
return x;
}
}
sum(1, 100000)
// Uncaught RangeError: Maximum call stack size exceeded(…)
上面代码中,sum
是一个递归函数,参数x
是需要累加的值,参数y
控制递归次数。一旦指定sum
递归 100000 次,就会报错,提示超出调用栈的最大次数。
蹦床函数(trampoline)可以将递归执行转为循环执行。
function trampoline(f) {
while (f && f instanceof Function) {
f = f();
}
return f;
}
上面就是蹦床函数的一个实现,它接受一个函数f
作为参数。只要f
执行后返回一个函数,就继续执行。注意,这里是返回一个函数,然后执行该函数,而不是函数里面调用函数,这样就避免了递归执行,从而就消除了调用栈过大的问题。
然后,要做的就是将原来的递归函数,改写为每一步返回另一个函数。
function sum(x, y) {
if (y > 0) {
return sum.bind(null, x + 1, y - 1);
} else {
return x;
}
}
上面代码中,sum
函数的每次执行,都会返回自身的另一个版本。
现在,使用蹦床函数执行sum
,就不会发生调用栈溢出。
trampoline(sum(1, 100000))
// 100001
蹦床函数并不是真正的尾递归优化,下面的实现才是。
function tco(f) {
var value;
var active = false;
var accumulated = [];
return function accumulator() {
accumulated.push(arguments);
if (!active) {
active = true;
while (accumulated.length) {
value = f.apply(this, accumulated.shift());
}
active = false;
return value;
}
};
}
var sum = tco(function(x, y) {
if (y > 0) {
return sum(x + 1, y - 1)
}
else {
return x
}
});
sum(1, 100000)
// 100001
上面代码中,tco
函数是尾递归优化的实现,它的奥妙就在于状态变量active
。默认情况下,这个变量是不激活的。一旦进入尾递归优化的过程,这个变量就激活了。然后,每一轮递归sum
返回的都是undefined
,所以就避免了递归执行;而accumulated
数组存放每一轮sum
执行的参数,总是有值的,这就保证了accumulator
函数内部的while
循环总是会执行。这样就很巧妙地将“递归”改成了“循环”,而后一轮的参数会取代前一轮的参数,保证了调用栈只有一层。
蹦床函数这块不太懂,平时不怎么用递归
函数参数的尾逗号
ES2017 允许函数的最后一个参数有尾逗号(trailing comma)。
此前,函数定义和调用时,都不允许最后一个参数后面出现逗号。
function clownsEverywhere(
param1,
param2
) { /* ... */ }
clownsEverywhere(
'foo',
'bar'
);
上面代码中,如果在param2
或bar
后面加一个逗号,就会报错。
如果像上面这样,将参数写成多行(即每个参数占据一行),以后修改代码的时候,想为函数clownsEverywhere
添加第三个参数,或者调整参数的次序,就势必要在原来最后一个参数后面添加一个逗号。这对于版本管理系统来说,就会显示添加逗号的那一行也发生了变动。这看上去有点冗余,因此新的语法允许定义和调用时,尾部直接有一个逗号。
function clownsEverywhere(
param1,
param2,
) { /* ... */ }
clownsEverywhere(
'foo',
'bar',
);
这样的规定也使得,函数参数与数组和对象的尾逗号规则,保持一致了。
Function.prototype.toString()
ES2019 对函数实例的toString()
方法做出了修改。
toString()
方法返回函数代码本身,以前会省略注释和空格。
function /* foo comment */ foo () {}
foo.toString()
// function foo() {}
上面代码中,函数foo
的原始代码包含注释,函数名foo
和圆括号之间有空格,但是toString()
方法都把它们省略了。
修改后的toString()
方法,明确要求返回一模一样的原始代码。
function /* foo comment */ foo () {}
foo.toString()
// "function /* foo comment */ foo () {}"
catch 命令的参数省略
JavaScript 语言的try...catch
结构,以前明确要求catch
命令后面必须跟参数,接受try
代码块抛出的错误对象。
try {
// ...
} catch (err) {
// 处理错误
}
上面代码中,catch
命令后面带有参数err
。
很多时候,catch
代码块可能用不到这个参数。但是,为了保证语法正确,还是必须写。ES2019 做出了改变,允许catch
语句省略参数。
try {
// ...
} catch {
// ...
}
数组的扩展
扩展运算符
扩展运算符(spread)是三个点(...
)。它好比 rest 参数的逆运算,将一个数组转为用逗号分隔的参数序列。
console.log(...[1, 2, 3])
// 1 2 3
console.log(1, ...[2, 3, 4], 5)
// 1 2 3 4 5
[...document.querySelectorAll('div')]
// [<div>, <div>, <div>]
该运算符主要用于函数调用。
function push(array, ...items) {
array.push(...items);
}
function add(x, y) {
return x + y;
}
const numbers = [4, 38];
add(...numbers) // 42
上面代码中,array.push(...items)
和add(...numbers)
这两行,都是函数的调用,它们都使用了扩展运算符。该运算符将一个数组,变为参数序列。
扩展运算符与正常的函数参数可以结合使用,非常灵活。
function f(v, w, x, y, z) { }
const args = [0, 1];
f(-1, ...args, 2, ...[3]);
扩展运算符后面还可以放置表达式。
const arr = [
...(x > 0 ? ['a'] : []),
'b',
];
如果扩展运算符后面是一个空数组,则不产生任何效果。
[...[], 1]
// [1]
注意,只有函数调用时,扩展运算符才可以放在圆括号中,否则会报错。
(...[1, 2])
// Uncaught SyntaxError: Unexpected number
console.log((...[1, 2]))
// Uncaught SyntaxError: Unexpected number
console.log(...[1, 2])
// 1 2
上面三种情况,扩展运算符都放在圆括号里面,但是前两种情况会报错,因为扩展运算符所在的括号不是函数调用。
替代函数的 apply 方法
由于扩展运算符可以展开数组,所以不再需要apply
方法,将数组转为函数的参数了。
// ES5 的写法
function f(x, y, z) {
// ...
}
var args = [0, 1, 2];
f.apply(null, args);
// ES6的写法
function f(x, y, z) {
// ...
}
let args = [0, 1, 2];
f(...args);
下面是扩展运算符取代apply
方法的一个实际的例子,应用Math.max
方法,简化求出一个数组最大元素的写法。
// ES5 的写法
Math.max.apply(null, [14, 3, 77])
// ES6 的写法
Math.max(...[14, 3, 77])
// 等同于
Math.max(14, 3, 77);
上面代码中,由于 JavaScript 不提供求数组最大元素的函数,所以只能套用Math.max
函数,将数组转为一个参数序列,然后求最大值。有了扩展运算符以后,就可以直接用Math.max
了。
另一个例子是通过push
函数,将一个数组添加到另一个数组的尾部。
// ES5的 写法
var arr1 = [0, 1, 2];
var arr2 = [3, 4, 5];
Array.prototype.push.apply(arr1, arr2);
// ES6 的写法
let arr1 = [0, 1, 2];
let arr2 = [3, 4, 5];
arr1.push(...arr2);
上面代码的 ES5 写法中,push
方法的参数不能是数组,所以只好通过apply
方法变通使用push
方法。有了扩展运算符,就可以直接将数组传入push
方法。
下面是另外一个例子。
// ES5
new (Date.bind.apply(Date, [null, 2015, 1, 1]))
// ES6
new Date(...[2015, 1, 1]);
扩展运算符的应用
复制数组
数组是复合的数据类型,直接复制的话,只是复制了指向底层数据结构的指针,而不是克隆一个全新的数组。
const a1 = [1, 2];
const a2 = a1;
a2[0] = 2;
a1 // [2, 2]
上面代码中,a2
并不是a1
的克隆,而是指向同一份数据的另一个指针。修改a2
,会直接导致a1
的变化。
ES5 只能用变通方法来复制数组。
const a1 = [1, 2];
const a2 = a1.concat();
a2[0] = 2;
a1 // [1, 2]
上面代码中,a1
会返回原数组的克隆,再修改a2
就不会对a1
产生影响。
扩展运算符提供了复制数组的简便写法。
const a1 = [1, 2];
// 写法一
const a2 = [...a1];
// 写法二
const [...a2] = a1;
上面的两种写法,a2
都是a1
的克隆。
合并数组
扩展运算符提供了数组合并的新写法。
const arr1 = ['a', 'b'];
const arr2 = ['c'];
const arr3 = ['d', 'e'];
// ES5 的合并数组
arr1.concat(arr2, arr3);
// [ 'a', 'b', 'c', 'd', 'e' ]
// ES6 的合并数组
[...arr1, ...arr2, ...arr3]
// [ 'a', 'b', 'c', 'd', 'e' ]
不过,这两种方法都是浅拷贝,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。
const a1 = [{ foo: 1 }];
const a2 = [{ bar: 2 }];
const a3 = a1.concat(a2);
const a4 = [...a1, ...a2];
a3[0] === a1[0] // true
a4[0] === a1[0] // true
上面代码中,a3
和a4
是用两种不同方法合并而成的新数组,但是它们的成员都是对原数组成员的引用,这就是浅拷贝。如果修改了引用指向的值,会同步反映到新数组。
与解构赋值结合
扩展运算符可以与解构赋值结合起来,用于生成数组。
// ES5
a = list[0], rest = list.slice(1)
// ES6
[a, ...rest] = list
下面是另外一些例子。
const [first, ...rest] = [1, 2, 3, 4, 5];
first // 1
rest // [2, 3, 4, 5]
const [first, ...rest] = [];
first // undefined
rest // []
const [first, ...rest] = ["foo"];
first // "foo"
rest // []
如果将扩展运算符用于数组赋值,只能放在参数的最后一位,否则会报错。
const [...butLast, last] = [1, 2, 3, 4, 5];
// 报错
const [first, ...middle, last] = [1, 2, 3, 4, 5];
// 报错
字符串
扩展运算符还可以将字符串转为真正的数组。
[...'hello']
// [ "h", "e", "l", "l", "o" ]
上面的写法,有一个重要的好处,那就是能够正确识别四个字节的 Unicode 字符。
'x\uD83D\uDE80y'.length // 4
[...'x\uD83D\uDE80y'].length // 3
上面代码的第一种写法,JavaScript 会将四个字节的 Unicode 字符,识别为 2 个字符,采用扩展运算符就没有这个问题。
实现了 Iterator 接口的对象
任何定义了遍历器(Iterator)接口的对象(参阅 Iterator 一章),都可以用扩展运算符转为真正的数组。
let nodeList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All('div');
let array = [...nodeList];
上面代码中,querySelectorAll
方法返回的是一个NodeList
对象。它不是数组,而是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。这时,扩展运算符可以将其转为真正的数组,原因就在于NodeList
对象实现了 Iterator 。
Number.prototype[Symbol.iterator] = function*() {
let i = 0;
let num = this.valueOf();
while (i < num) {
yield i++;
}
}
console.log([...5]) // [0, 1, 2, 3, 4]
上面代码中,先定义了Number
对象的遍历器接口,扩展运算符将5
自动转成Number
实例以后,就会调用这个接口,就会返回自定义的结果。
对于那些没有部署 Iterator 接口的类似数组的对象,扩展运算符就无法将其转为真正的数组。
let arrayLike = {
'0': 'a',
'1': 'b',
'2': 'c',
length: 3
};
// TypeError: Cannot spread non-iterable object.
let arr = [...arrayLike];
上面代码中,arrayLike
是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,但是没有部署 Iterator 接口,扩展运算符就会报错。这时,可以改为使用Array.from
方法将arrayLike
转为真正的数组。
Map 和 Set 结构,Generator 函数
扩展运算符内部调用的是数据结构的 Iterator 接口,因此只要具有 Iterator 接口的对象,都可以使用扩展运算符,比如 Map 结构。
let map = new Map([
[1, 'one'],
[2, 'two'],
[3, 'three'],
]);
let arr = [...map.keys()]; // [1, 2, 3]
Generator 函数运行后,返回一个遍历器对象,因此也可以使用扩展运算符。
const go = function*(){
yield 1;
yield 2;
yield 3;
};
[...go()] // [1, 2, 3]
上面代码中,变量go
是一个 Generator 函数,执行后返回的是一个遍历器对象,对这个遍历器对象执行扩展运算符,就会将内部遍历得到的值,转为一个数组。
如果对没有 Iterator 接口的对象,使用扩展运算符,将会报错。
const obj = {a: 1, b: 2};
let arr = [...obj]; // TypeError: Cannot spread non-iterable object
Array.from()
Array.from
方法用于将两类对象转为真正的数组:类似数组的对象(array-like object)和可遍历(iterable)的对象(包括 ES6 新增的数据结构 Set 和 Map)。
下面是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,Array.from
将它转为真正的数组。
let arrayLike = {
'0': 'a',
'1': 'b',
'2': 'c',
length: 3
};
// ES5的写法
var arr1 = [].slice.call(arrayLike); // ['a', 'b', 'c']
// ES6的写法
let arr2 = Array.from(arrayLike); // ['a', 'b', 'c']
实际应用中,常见的类似数组的对象是 DOM 操作返回的 NodeList 集合,以及函数内部的arguments
对象。Array.from
都可以将它们转为真正的数组。
// NodeList对象
let ps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All('p');
Array.from(ps).filter(p => {
return p.textContent.length > 100;
});
// arguments对象
function foo() {
var args = Array.from(arguments);
// ...
}
上面代码中,querySelectorAll
方法返回的是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,可以将这个对象转为真正的数组,再使用filter
方法。
只要是部署了 Iterator 接口的数据结构,Array.from
都能将其转为数组。
Array.from('hello')
// ['h', 'e', 'l', 'l', 'o']
let namesSet = new Set(['a', 'b'])
Array.from(namesSet) // ['a', 'b']
上面代码中,字符串和 Set 结构都具有 Iterator 接口,因此可以被Array.from
转为真正的数组。
如果参数是一个真正的数组,Array.from
会返回一个一模一样的新数组。
Array.from([1, 2, 3])
// [1, 2, 3]
值得提醒的是,扩展运算符(...
)也可以将某些数据结构转为数组。
// arguments对象
function foo() {
const args = [...arguments];
}
// NodeList对象
[...document.querySelectorAll('div')]
扩展运算符背后调用的是遍历器接口(Symbol.iterator
),如果一个对象没有部署这个接口,就无法转换。Array.from
方法还支持类似数组的对象。所谓类似数组的对象,本质特征只有一点,即必须有length
属性。因此,任何有length
属性的对象,都可以通过Array.from
方法转为数组,而此时扩展运算符就无法转换。
Array.from({ length: 3 });
// [ undefined, undefined, undefined ]
上面代码中,Array.from
返回了一个具有三个成员的数组,每个位置的值都是undefined
。扩展运算符转换不了这个对象。
对于还没有部署该方法的浏览器,可以用Array.prototype.slice
方法替代。
const toArray = (() =>
Array.from ? Array.from : obj => [].slice.call(obj)
)();
Array.from
还可以接受第二个参数,作用类似于数组的map
方法,用来对每个元素进行处理,将处理后的值放入返回的数组。
Array.from(arrayLike, x => x * x);
// 等同于
Array.from(arrayLike).map(x => x * x);
Array.from([1, 2, 3], (x) => x * x)
// [1, 4, 9]
下面的例子是取出一组 DOM 节点的文本内容。
let spans = document.querySelectorAll('span.name');
// map()
let names1 = Array.prototype.map.call(spans, s => s.textContent);
// Array.from()
let names2 = Array.from(spans, s => s.textContent)
下面的例子将数组中布尔值为false
的成员转为0
。
Array.from([1, , 2, , 3], (n) => n || 0)
// [1, 0, 2, 0, 3]
另一个例子是返回各种数据的类型。
function typesOf () {
return Array.from(arguments, value => typeof value)
}
typesOf(null, [], NaN)
// ['object', 'object', 'number']
如果map
函数里面用到了this
关键字,还可以传入Array.from
的第三个参数,用来绑定this
。
Array.from()
可以将各种值转为真正的数组,并且还提供map
功能。这实际上意味着,只要有一个原始的数据结构,你就可以先对它的值进行处理,然后转成规范的数组结构,进而就可以使用数量众多的数组方法。
Array.from({ length: 2 }, () => 'jack')
// ['jack', 'jack']
上面代码中,Array.from
的第一个参数指定了第二个参数运行的次数。这种特性可以让该方法的用法变得非常灵活。
Array.from()
的另一个应用是,将字符串转为数组,然后返回字符串的长度。因为它能正确处理各种 Unicode 字符,可以避免 JavaScript 将大于\uFFFF
的 Unicode 字符,算作两个字符的 bug。
function countSymbols(string) {
return Array.from(string).length;
}
Array.of()
Array.of
方法用于将一组值,转换为数组。
Array.of(3, 11, 8) // [3,11,8]
Array.of(3) // [3]
Array.of(3).length // 1
这个方法的主要目的,是弥补数组构造函数Array()
的不足。因为参数个数的不同,会导致Array()
的行为有差异。
Array() // []
Array(3) // [, , ,]
Array(3, 11, 8) // [3, 11, 8]
上面代码中,Array
方法没有参数、一个参数、三个参数时,返回结果都不一样。只有当参数个数不少于 2 个时,Array()
才会返回由参数组成的新数组。参数个数只有一个时,实际上是指定数组的长度。
Array.of
基本上可以用来替代Array()
或new Array()
,并且不存在由于参数不同而导致的重载。它的行为非常统一。
Array.of() // []
Array.of(undefined) // [undefined]
Array.of(1) // [1]
Array.of(1, 2) // [1, 2]
Array.of
总是返回参数值组成的数组。如果没有参数,就返回一个空数组。
Array.of
方法可以用下面的代码模拟实现。
function ArrayOf(){
return [].slice.call(arguments);
}
数组实例的 copyWithin()
数组实例的copyWithin()
方法,在当前数组内部,将指定位置的成员复制到其他位置(会覆盖原有成员),然后返回当前数组。也就是说,使用这个方法,会修改当前数组。
Array.prototype.copyWithin(target, start = 0, end = this.length)
它接受三个参数。
- target(必需):从该位置开始替换数据。如果为负值,表示倒数。
- start(可选):从该位置开始读取数据,默认为 0。如果为负值,表示从末尾开始计算。
- end(可选):到该位置前停止读取数据,默认等于数组长度。如果为负值,表示从末尾开始计算。
这三个参数都应该是数值,如果不是,会自动转为数值。
[1, 2, 3, 4, 5].copyWithin(0, 3)
// [4, 5, 3, 4, 5]
上面代码表示将从 3 号位直到数组结束的成员(4 和 5),复制到从 0 号位开始的位置,结果覆盖了原来的 1 和 2。
下面是更多例子。
// 将3号位复制到0号位
[1, 2, 3, 4, 5].copyWithin(0, 3, 4)
// [4, 2, 3, 4, 5]
// -2相当于3号位,-1相当于4号位
[1, 2, 3, 4, 5].copyWithin(0, -2, -1)
// [4, 2, 3, 4, 5]
// 将3号位复制到0号位
[].copyWithin.call({length: 5, 3: 1}, 0, 3)
// {0: 1, 3: 1, length: 5}
// 将2号位到数组结束,复制到0号位
let i32a = new Int32Array([1, 2, 3, 4, 5]);
i32a.copyWithin(0, 2);
// Int32Array [3, 4, 5, 4, 5]
// 对于没有部署 TypedArray 的 copyWithin 方法的平台
// 需要采用下面的写法
[].copyWithin.call(new Int32Array([1, 2, 3, 4, 5]), 0, 3, 4);
// Int32Array [4, 2, 3, 4, 5]
数组实例的 find() 和 findIndex()
数组实例的find
方法,用于找出第一个符合条件的数组成员。它的参数是一个回调函数,所有数组成员依次执行该回调函数,直到找出第一个返回值为true
的成员,然后返回该成员。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成员,则返回undefined
。
[1, 4, -5, 10].find((n) => n < 0)
// -5
上面代码找出数组中第一个小于 0 的成员。
[1, 5, 10, 15].find(function(value, index, arr) {
return value > 9;
}) // 10
上面代码中,find
方法的回调函数可以接受三个参数,依次为当前的值、当前的位置和原数组。
数组实例的findIndex
方法的用法与find
方法非常类似,返回第一个符合条件的数组成员的位置,如果所有成员都不符合条件,则返回-1
。
[1, 5, 10, 15].findIndex(function(value, index, arr) {
return value > 9;
}) // 2
这两个方法都可以接受第二个参数,用来绑定回调函数的this
对象。
function f(v){
return v > this.age;
}
let person = {name: 'John', age: 20};
[10, 12, 26, 15].find(f, person); // 26
上面的代码中,find
函数接收了第二个参数person
对象,回调函数中的this
对象指向person
对象。
另外,这两个方法都可以发现NaN
,弥补了数组的indexOf
方法的不足。
[NaN].indexOf(NaN)
// -1
[NaN].findIndex(y => Object.is(NaN, y))
// 0
上面代码中,indexOf
方法无法识别数组的NaN
成员,但是findIndex
方法可以借助Object.is
方法做到。
数组实例的 fill()
fill
方法使用给定值,填充一个数组。
['a', 'b', 'c'].fill(7)
// [7, 7, 7]
new Array(3).fill(7)
// [7, 7, 7]
上面代码表明,fill
方法用于空数组的初始化非常方便。数组中已有的元素,会被全部抹去。
fill
方法还可以接受第二个和第三个参数,用于指定填充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。
['a', 'b', 'c'].fill(7, 1, 2)
// ['a', 7, 'c']
上面代码表示,fill
方法从 1 号位开始,向原数组填充 7,到 2 号位之前结束。
注意,如果填充的类型为对象,那么被赋值的是同一个内存地址的对象,而不是深拷贝对象。
let arr = new Array(3).fill({name: "Mike"});
arr[0].name = "Ben";
arr
// [{name: "Ben"}, {name: "Ben"}, {name: "Ben"}]
let arr = new Array(3).fill([]);
arr[0].push(5);
arr
// [[5], [5], [5]]
数组实例的 entries(),keys() 和 values()
ES6 提供三个新的方法——entries()
,keys()
和values()
——用于遍历数组。它们都返回一个遍历器对象(详见《Iterator》一章),可以用for...of
循环进行遍历,唯一的区别是keys()
是对键名的遍历、values()
是对键值的遍历,entries()
是对键值对的遍历。
for (let index of ['a', 'b'].keys()) {
console.log(index);
}
// 0
// 1
for (let elem of ['a', 'b'].values()) {
console.log(elem);
}
// 'a'
// 'b'
for (let [index, elem] of ['a', 'b'].entries()) {
console.log(index, elem);
}
// 0 "a"
// 1 "b"
如果不使用for...of
循环,可以手动调用遍历器对象的next
方法,进行遍历。
let letter = ['a', 'b', 'c'];
let entries = letter.entries();
console.log(entries.next().value); // [0, 'a']
console.log(entries.next().value); // [1, 'b']
console.log(entries.next().value); // [2, 'c']
数组实例的 includes()
Array.prototype.includes
方法返回一个布尔值,表示某个数组是否包含给定的值,与字符串的includes
方法类似。ES2016 引入了该方法。
[1, 2, 3].includes(2) // true
[1, 2, 3].includes(4) // false
[1, 2, NaN].includes(NaN) // true
该方法的第二个参数表示搜索的起始位置,默认为0
。如果第二个参数为负数,则表示倒数的位置,如果这时它大于数组长度(比如第二个参数为-4
,但数组长度为3
),则会重置为从0
开始。
[1, 2, 3].includes(3, 3); // false
[1, 2, 3].includes(3, -1); // true
没有该方法之前,我们通常使用数组的indexOf
方法,检查是否包含某个值。
if (arr.indexOf(el) !== -1) {
// ...
}
indexOf
方法有两个缺点,一是不够语义化,它的含义是找到参数值的第一个出现位置,所以要去比较是否不等于-1
,表达起来不够直观。二是,它内部使用严格相等运算符(===
)进行判断,这会导致对NaN
的误判。
[NaN].indexOf(NaN)
// -1
includes
使用的是不一样的判断算法,就没有这个问题。
[NaN].includes(NaN)
// true
下面代码用来检查当前环境是否支持该方法,如果不支持,部署一个简易的替代版本。
const contains = (() =>
Array.prototype.includes
? (arr, value) => arr.includes(value)
: (arr, value) => arr.some(el => el === value)
)();
contains(['foo', 'bar'], 'baz'); // => false
另外,Map 和 Set 数据结构有一个has
方法,需要注意与includes
区分。
- Map 结构的
has
方法,是用来查找键名的,比如Map.prototype.has(key)
、WeakMap.prototype.has(key)
、Reflect.has(target, propertyKey)
。 - Set 结构的
has
方法,是用来查找值的,比如Set.prototype.has(value)
、WeakSet.prototype.has(value)
。
数组的空位
数组的空位指,数组的某一个位置没有任何值。比如,Array
构造函数返回的数组都是空位。
Array(3) // [, , ,]
上面代码中,Array(3)
返回一个具有 3 个空位的数组。
注意,空位不是undefined
,一个位置的值等于undefined
,依然是有值的。空位是没有任何值,in
运算符可以说明这一点。
0 in [undefined, undefined, undefined] // true
0 in [, , ,] // false
上面代码说明,第一个数组的 0 号位置是有值的,第二个数组的 0 号位置没有值。
ES5 对空位的处理,已经很不一致了,大多数情况下会忽略空位。
forEach()
,filter()
,reduce()
,every()
和some()
都会跳过空位。map()
会跳过空位,但会保留这个值join()
和toString()
会将空位视为undefined
,而undefined
和null
会被处理成空字符串。
// forEach方法
[,'a'].forEach((x,i) => console.log(i)); // 1
// filter方法
['a',,'b'].filter(x => true) // ['a','b']
// every方法
[,'a'].every(x => x==='a') // true
// reduce方法
[1,,2].reduce((x,y) => x+y) // 3
// some方法
[,'a'].some(x => x !== 'a') // false
// map方法
[,'a'].map(x => 1) // [,1]
// join方法
[,'a',undefined,null].join('#') // "#a##"
// toString方法
[,'a',undefined,null].toString() // ",a,,"
ES6 则是明确将空位转为undefined
。
Array.from
方法会将数组的空位,转为undefined
,也就是说,这个方法不会忽略空位。
Array.from(['a',,'b'])
// [ "a", undefined, "b" ]
扩展运算符(...
)也会将空位转为undefined
。
[...['a',,'b']]
// [ "a", undefined, "b" ]
copyWithin()
会连空位一起拷贝。
[,'a','b',,].copyWithin(2,0) // [,"a",,"a"]
fill()
会将空位视为正常的数组位置。
new Array(3).fill('a') // ["a","a","a"]
for...of
循环也会遍历空位。
let arr = [, ,];
for (let i of arr) {
console.log(1);
}
// 1
// 1
上面代码中,数组arr
有两个空位,for...of
并没有忽略它们。如果改成map
方法遍历,空位是会跳过的。
entries()
、keys()
、values()
、find()
和findIndex()
会将空位处理成undefined
。
// entries()
[...[,'a'].entries()] // [[0,undefined], [1,"a"]]
// keys()
[...[,'a'].keys()] // [0,1]
// values()
[...[,'a'].values()] // [undefined,"a"]
// find()
[,'a'].find(x => true) // undefined
// findIndex()
[,'a'].findIndex(x => true) // 0
由于空位的处理规则非常不统一,所以建议避免出现空位。
对象的扩展
属性的简洁表示法
ES6 允许在大括号里面,直接写入变量和函数,作为对象的属性和方法。这样的书写更加简洁。
const foo = 'bar';
const baz = {foo};
baz // {foo: "bar"}
// 等同于
const baz = {foo: foo};
上面代码中,变量foo
直接写在大括号里面。这时,属性名就是变量名, 属性值就是变量值。下面是另一个例子。
function f(x, y) {
return {x, y};
}
// 等同于
function f(x, y) {
return {x: x, y: y};
}
f(1, 2) // Object {x: 1, y: 2}
除了属性简写,方法也可以简写。
const o = {
method() {
return "Hello!";
}
};
// 等同于
const o = {
method: function() {
return "Hello!";
}
};
下面是一个实际的例子。
let birth = '2000/01/01';
const Person = {
name: '张三',
//等同于birth: birth
birth,
// 等同于hello: function ()...
hello() { console.log('我的名字是', this.name); }
};
这种写法用于函数的返回值,将会非常方便。
function getPoint() {
const x = 1;
const y = 10;
return {x, y};
}
getPoint()
// {x:1, y:10}
CommonJS 模块输出一组变量,就非常合适使用简洁写法。
let ms = {};
function getItem (key) {
return key in ms ? ms[key] : null;
}
function setItem (key, value) {
ms[key] = value;
}
function clear () {
ms = {};
}
module.exports = { getItem, setItem, clear };
// 等同于
module.exports = {
getItem: getItem,
setItem: setItem,
clear: clear
};
属性的赋值器(setter)和取值器(getter),事实上也是采用这种写法。
const cart = {
_wheels: 4,
get wheels () {
return this._wheels;
},
set wheels (value) {
if (value < this._wheels) {
throw new Error('数值太小了!');
}
this._wheels = value;
}
}
简洁写法在打印对象时也很有用。
let user = {
name: 'test'
};
let foo = {
bar: 'baz'
};
console.log(user, foo)
// {name: "test"} {bar: "baz"}
console.log({user, foo})
// {user: {name: "test"}, foo: {bar: "baz"}}
上面代码中,console.log
直接输出user
和foo
两个对象时,就是两组键值对,可能会混淆。把它们放在大括号里面输出,就变成了对象的简洁表示法,每组键值对前面会打印对象名,这样就比较清晰了。
注意,简写的对象方法不能用作构造函数,会报错。
const obj = {
f() {
this.foo = 'bar';
}
};
new obj.f() // 报错
上面代码中,f
是一个简写的对象方法,所以obj.f
不能当作构造函数使用。
属性名表达式!!!!!!!!!
JavaScript 定义对象的属性,有两种方法。
// 方法一
obj.foo = true;
// 方法二
obj['a' + 'bc'] = 123;
上面代码的方法一是直接用标识符作为属性名,方法二是用表达式作为属性名,这时要将表达式放在方括号之内。
但是,如果使用字面量方式定义对象(使用大括号),在 ES5 中只能使用方法一(标识符)定义属性。
var obj = {
foo: true,
abc: 123
};
ES6 允许字面量定义对象时,用方法二(表达式)作为对象的属性名,即把表达式放在方括号内。
let propKey = 'foo';
let obj = {
[propKey]: true,
['a' + 'bc']: 123
};
下面是另一个例子。
let lastWord = 'last word';
const a = {
'first word': 'hello',
[lastWord]: 'world'
};
a['first word'] // "hello"
a[lastWord] // "world"
a['last word'] // "world"
表达式还可以用于定义方法名。
let obj = {
['h' + 'ello']() {
return 'hi';
}
};
obj.hello() // hi
注意,属性名表达式与简洁表示法,不能同时使用,会报错。
// 报错
const foo = 'bar';
const bar = 'abc';
const baz = { [foo] };
// 正确
const foo = 'bar';
const baz = { [foo]: 'abc'};
注意,属性名表达式如果是一个对象,默认情况下会自动将对象转为字符串[object Object]
,这一点要特别小心。
const keyA = {a: 1};
const keyB = {b: 2};
const myObject = {
[keyA]: 'valueA',
[keyB]: 'valueB'
};
myObject // Object {[object Object]: "valueB"}
上面代码中,[keyA]
和[keyB]
得到的都是[object Object]
,所以[keyB]
会把[keyA]
覆盖掉,而myObject
最后只有一个[object Object]
属性。
属性的可枚举性和遍历
可枚举性
对象的每个属性都有一个描述对象(Descriptor),用来控制该属性的行为。Object.getOwnPropertyDescriptor
方法可以获取该属性的描述对象。
let obj = { foo: 123 };
Object.getOwnPropertyDescriptor(obj, 'foo')
// {
// value: 123,
// writable: true,
// enumerable: true,
// configurable: true
// }
描述对象的enumerable
属性,称为“可枚举性”,如果该属性为false
,就表示某些操作会忽略当前属性。
目前,有四个操作会忽略enumerable
为false
的属性。
for...in
循环:只遍历对象自身的和继承的可枚举的属性。Object.keys()
:返回对象自身的所有可枚举的属性的键名。JSON.stringify()
:只串行化对象自身的可枚举的属性。Object.assign()
: 忽略enumerable
为false
的属性,只拷贝对象自身的可枚举的属性。
这四个操作之中,前三个是 ES5 就有的,最后一个Object.assign()
是 ES6 新增的。其中,只有for...in
会返回继承的属性,其他三个方法都会忽略继承的属性,只处理对象自身的属性。实际上,引入“可枚举”(enumerable
)这个概念的最初目的,就是让某些属性可以规避掉for...in
操作,不然所有内部属性和方法都会被遍历到。比如,对象原型的toString
方法,以及数组的length
属性,就通过“可枚举性”,从而避免被for...in
遍历到。
Object.getOwnPropertyDescriptor(Object.prototype, 'toString').enumerable
// false
Object.getOwnPropertyDescriptor([], 'length').enumerable
// false
上面代码中,toString
和length
属性的enumerable
都是false
,因此for...in
不会遍历到这两个继承自原型的属性。
另外,ES6 规定,所有 Class 的原型的方法都是不可枚举的。
Object.getOwnPropertyDescriptor(class {foo() {}}.prototype, 'foo').enumerable
// false
总的来说,操作中引入继承的属性会让问题复杂化,大多数时候,我们只关心对象自身的属性。所以,尽量不要用for...in
循环,而用Object.keys()
代替。
属性的遍历
ES6 一共有 5 种方法可以遍历对象的属性。
(1)for...in
for...in
循环遍历对象自身的和继承的可枚举属性(不含 Symbol 属性)。
(2)Object.keys(obj)
Object.keys
返回一个数组,包括对象自身的(不含继承的)所有可枚举属性(不含 Symbol 属性)的键名。
(3)Object.getOwnPropertyNames(obj)
Object.getOwnPropertyNames
返回一个数组,包含对象自身的所有属性(不含 Symbol 属性,但是包括不可枚举属性)的键名。
(4)Object.getOwnPropertySymbols(obj)
Object.getOwnPropertySymbols
返回一个数组,包含对象自身的所有 Symbol 属性的键名。
(5)Reflect.ownKeys(obj)
Reflect.ownKeys
返回一个数组,包含对象自身的(不含继承的)所有键名,不管键名是 Symbol 或字符串,也不管是否可枚举。
以上的 5 种方法遍历对象的键名,都遵守同样的属性遍历的次序规则。
- 首先遍历所有数值键,按照数值升序排列。
- 其次遍历所有字符串键,按照加入时间升序排列。
- 最后遍历所有 Symbol 键,按照加入时间升序排列。
Reflect.ownKeys({ [Symbol()]:0, b:0, 10:0, 2:0, a:0 })
// ['2', '10', 'b', 'a', Symbol()]
上面代码中,Reflect.ownKeys
方法返回一个数组,包含了参数对象的所有属性。这个数组的属性次序是这样的,首先是数值属性2
和10
,其次是字符串属性b
和a
,最后是 Symbol 属性。
不太懂
对象的扩展运算符
《数组的扩展》一章中,已经介绍过扩展运算符(...
)。ES2018 将这个运算符引入了对象。
解构赋值
对象的解构赋值用于从一个对象取值,相当于将目标对象自身的所有可遍历的(enumerable)、但尚未被读取的属性,分配到指定的对象上面。所有的键和它们的值,都会拷贝到新对象上面。
let { x, y, ...z } = { x: 1, y: 2, a: 3, b: 4 };
x // 1
y // 2
z // { a: 3, b: 4 }
上面代码中,变量z
是解构赋值所在的对象。它获取等号右边的所有尚未读取的键(a
和b
),将它们连同值一起拷贝过来。
由于解构赋值要求等号右边是一个对象,所以如果等号右边是undefined
或null
,就会报错,因为它们无法转为对象。
let { ...z } = null; // 运行时错误
let { ...z } = undefined; // 运行时错误
解构赋值必须是最后一个参数,否则会报错。
let { ...x, y, z } = someObject; // 句法错误
let { x, ...y, ...z } = someObject; // 句法错误
上面代码中,解构赋值不是最后一个参数,所以会报错。
注意,解构赋值的拷贝是浅拷贝,即如果一个键的值是复合类型的值(数组、对象、函数)、那么解构赋值拷贝的是这个值的引用,而不是这个值的副本。
let obj = { a: { b: 1 } };
let { ...x } = obj;
obj.a.b = 2;
x.a.b // 2
上面代码中,x
是解构赋值所在的对象,拷贝了对象obj
的a
属性。a
属性引用了一个对象,修改这个对象的值,会影响到解构赋值对它的引用。
另外,扩展运算符的解构赋值,不能复制继承自原型对象的属性。
let o1 = { a: 1 };
let o2 = { b: 2 };
o2.__proto__ = o1;
let { ...o3 } = o2;
o3 // { b: 2 }
o3.a // undefined
上面代码中,对象o3
复制了o2
,但是只复制了o2
自身的属性,没有复制它的原型对象o1
的属性。
下面是另一个例子。
const o = Object.create({ x: 1, y: 2 });
o.z = 3;
let { x, ...newObj } = o;
let { y, z } = newObj;
x // 1
y // undefined
z // 3
上面代码中,变量x
是单纯的解构赋值,所以可以读取对象o
继承的属性;变量y
和z
是扩展运算符的解构赋值,只能读取对象o
自身的属性,所以变量z
可以赋值成功,变量y
取不到值。ES6 规定,变量声明语句之中,如果使用解构赋值,扩展运算符后面必须是一个变量名,而不能是一个解构赋值表达式,所以上面代码引入了中间变量newObj
,如果写成下面这样会报错。
let { x, ...{ y, z } } = o;
// SyntaxError: ... must be followed by an identifier in declaration contexts
解构赋值的一个用处,是扩展某个函数的参数,引入其他操作。
function baseFunction({ a, b }) {
// ...
}
function wrapperFunction({ x, y, ...restConfig }) {
// 使用 x 和 y 参数进行操作
// 其余参数传给原始函数
return baseFunction(restConfig);
}
上面代码中,原始函数baseFunction
接受a
和b
作为参数,函数wrapperFunction
在baseFunction
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,能够接受多余的参数,并且保留原始函数的行为。
扩展运算符
对象的扩展运算符(...
)用于取出参数对象的所有可遍历属性,拷贝到当前对象之中。
let z = { a: 3, b: 4 };
let n = { ...z };
n // { a: 3, b: 4 }
由于数组是特殊的对象,所以对象的扩展运算符也可以用于数组。
let foo = { ...['a', 'b', 'c'] };
foo
// {0: "a", 1: "b", 2: "c"}
如果扩展运算符后面是一个空对象,则没有任何效果。
{...{}, a: 1}
// { a: 1 }
如果扩展运算符后面不是对象,则会自动将其转为对象。
// 等同于 {...Object(1)}
{...1} // {}
上面代码中,扩展运算符后面是整数1
,会自动转为数值的包装对象Number{1}
。由于该对象没有自身属性,所以返回一个空对象。
下面的例子都是类似的道理。
// 等同于 {...Object(true)}
{...true} // {}
// 等同于 {...Object(undefined)}
{...undefined} // {}
// 等同于 {...Object(null)}
{...null} // {}
但是,如果扩展运算符后面是字符串,它会自动转成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,因此返回的不是空对象。
{...'hello'}
// {0: "h", 1: "e", 2: "l", 3: "l", 4: "o"}
Object.assign()功能
对象的扩展运算符等同于使用Object.assign()
方法。
let aClone = { ...a };
// 等同于
let aClone = Object.assign({}, a);
上面的例子只是拷贝了对象实例的属性,如果想完整克隆一个对象,还拷贝对象原型的属性,可以采用下面的写法。
// 写法一
const clone1 = {
__proto__: Object.getPrototypeOf(obj),
...obj
};
// 写法二
const clone2 = Object.assign(
Object.create(Object.getPrototypeOf(obj)),
obj
);
// 写法三
const clone3 = Object.create(
Object.getPrototypeOf(obj),
Object.getOwnPropertyDescriptors(obj)
)
上面代码中,写法一的__proto__
属性在非浏览器的环境不一定部署,因此推荐使用写法二和写法三。
扩展运算符可以用于合并两个对象。
let ab = { ...a, ...b };
// 等同于
let ab = Object.assign({}, a, b);
如果用户自定义的属性,放在扩展运算符后面,则扩展运算符内部的同名属性会被覆盖掉。
let aWithOverrides = { ...a, x: 1, y: 2 };
// 等同于
let aWithOverrides = { ...a, ...{ x: 1, y: 2 } };
// 等同于
let x = 1, y = 2, aWithOverrides = { ...a, x, y };
// 等同于
let aWithOverrides = Object.assign({}, a, { x: 1, y: 2 });
上面代码中,a
对象的x
属性和y
属性,拷贝到新对象后会被覆盖掉。
这用来修改现有对象部分的属性就很方便了。
let newVersion = {
...previousVersion,
name: 'New Name' // Override the name property
};
上面代码中,newVersion
对象自定义了name
属性,其他属性全部复制自previousVersion
对象。
如果把自定义属性放在扩展运算符前面,就变成了设置新对象的默认属性值。
let aWithDefaults = { x: 1, y: 2, ...a };
// 等同于
let aWithDefaults = Object.assign({}, { x: 1, y: 2 }, a);
// 等同于
let aWithDefaults = Object.assign({ x: 1, y: 2 }, a);
与数组的扩展运算符一样,对象的扩展运算符后面可以跟表达式。
const obj = {
...(x > 1 ? {a: 1} : {}),
b: 2,
};
扩展运算符的参数对象之中,如果有取值函数get
,这个函数是会执行的。
let a = {
get x() {
throw new Error('not throw yet');
}
}
let aWithXGetter = { ...a }; // 报错
上面例子中,取值函数get
在扩展a
对象时会自动执行,导致报错。
链判断运算符!!!!!!!!!
编程实务中,如果读取对象内部的某个属性,往往需要判断一下该对象是否存在。比如,要读取message.body.user.firstName
,安全的写法是写成下面这样。
// 错误的写法
const firstName = message.body.user.firstName;
// 正确的写法
const firstName = (message
&& message.body
&& message.body.user
&& message.body.user.firstName) || 'default';
上面例子中,firstName
属性在对象的第四层,所以需要判断四次,每一层是否有值。
三元运算符?:
也常用于判断对象是否存在。
const fooInput = myForm.querySelector('input[name=foo]')
const fooValue = fooInput ? fooInput.value : undefined
上面例子中,必须先判断fooInput
是否存在,才能读取fooInput.value
。
这样的层层判断非常麻烦,因此 ES2020 引入了“链判断运算符”(optional chaining operator)?.
,简化上面的写法。
const firstName = message?.body?.user?.firstName || 'default';
const fooValue = myForm.querySelector('input[name=foo]')?.value
上面代码使用了?.
运算符,直接在链式调用的时候判断,左侧的对象是否为null
或undefined
。如果是的,就不再往下运算,而是返回undefined
。
下面是判断对象方法是否存在,如果存在就立即执行的例子。
iterator.return?.()
上面代码中,iterator.return
如果有定义,就会调用该方法,否则iterator.return
直接返回undefined
,不再执行?.
后面的部分。
对于那些可能没有实现的方法,这个运算符尤其有用。
if (myForm.checkValidity?.() === false) {
// 表单校验失败
return;
}
上面代码中,老式浏览器的表单可能没有checkValidity
这个方法,这时?.
运算符就会返回undefined
,判断语句就变成了undefined === false
,所以就会跳过下面的代码。
链判断运算符有三种用法。
obj?.prop
// 对象属性obj?.[expr]
// 同上func?.(...args)
// 函数或对象方法的调用
下面是obj?.[expr]
用法的一个例子。
let hex = "#C0FFEE".match(/#([A-Z]+)/i)?.[1];
上面例子中,字符串的match()
方法,如果没有发现匹配会返回null
,如果发现匹配会返回一个数组,?.
运算符起到了判断作用。
下面是?.
运算符常见形式,以及不使用该运算符时的等价形式。
a?.b
// 等同于
a == null ? undefined : a.b
a?.[x]
// 等同于
a == null ? undefined : a[x]
a?.b()
// 等同于
a == null ? undefined : a.b()
a?.()
// 等同于
a == null ? undefined : a()
上面代码中,特别注意后两种形式,如果a?.b()
里面的a.b
不是函数,不可调用,那么a?.b()
是会报错的。a?.()
也是如此,如果a
不是null
或undefined
,但也不是函数,那么a?.()
会报错。
使用这个运算符,有几个注意点。
(1)短路机制
?.
运算符相当于一种短路机制,只要不满足条件,就不再往下执行。
a?.[++x]
// 等同于
a == null ? undefined : a[++x]
上面代码中,如果a
是undefined
或null
,那么x
不会进行递增运算。也就是说,链判断运算符一旦为真,右侧的表达式就不再求值。
(2)delete 运算符
delete a?.b
// 等同于
a == null ? undefined : delete a.b
上面代码中,如果a
是undefined
或null
,会直接返回undefined
,而不会进行delete
运算。
(3)括号的影响
如果属性链有圆括号,链判断运算符对圆括号外部没有影响,只对圆括号内部有影响。
(a?.b).c
// 等价于
(a == null ? undefined : a.b).c
上面代码中,?.
对圆括号外部没有影响,不管a
对象是否存在,圆括号后面的.c
总是会执行。
一般来说,使用?.
运算符的场合,不应该使用圆括号。
(4)报错场合
以下写法是禁止的,会报错。
// 构造函数
new a?.()
new a?.b()
// 链判断运算符的右侧有模板字符串
a?.`{b}`
a?.b`{c}`
// 链判断运算符的左侧是 super
super?.()
super?.foo
// 链运算符用于赋值运算符左侧
a?.b = c
(5)右侧不得为十进制数值
为了保证兼容以前的代码,允许foo?.3:0
被解析成foo ? .3 : 0
,因此规定如果?.
后面紧跟一个十进制数字,那么?.
不再被看成是一个完整的运算符,而会按照三元运算符进行处理,也就是说,那个小数点会归属于后面的十进制数字,形成一个小数。
Null 判断运算符!!!!!!!!!
读取对象属性的时候,如果某个属性的值是null
或undefined
,有时候需要为它们指定默认值。常见做法是通过||
运算符指定默认值。
const headerText = response.settings.headerText || 'Hello, world!';
const animationDuration = response.settings.animationDuration || 300;
const showSplashScreen = response.settings.showSplashScreen || true;
上面的三行代码都通过||
运算符指定默认值,但是这样写是错的。开发者的原意是,只要属性的值为null
或undefined
,默认值就会生效,但是属性的值如果为空字符串或false
或0
,默认值也会生效。
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ES2020 引入了一个新的 Null 判断运算符??
。它的行为类似||
,但是只有运算符左侧的值为null
或undefined
时,才会返回右侧的值。
const headerText = response.settings.headerText ?? 'Hello, world!';
const animationDuration = response.settings.animationDuration ?? 300;
const showSplashScreen = response.settings.showSplashScreen ?? true;
上面代码中,默认值只有在左侧属性值为null
或undefined
时,才会生效。
这个运算符的一个目的,就是跟链判断运算符?.
配合使用,为null
或undefined
的值设置默认值。
const animationDuration = response.settings?.animationDuration ?? 300;
上面代码中,response.settings
如果是null
或undefined
,就会返回默认值300。
这个运算符很适合判断函数参数是否赋值。
function Component(props) {
const enable = props.enabled ?? true;
// …
}
上面代码判断props
参数的enabled
属性是否赋值,基本等同于下面的写法。
function Component(props) {
const {
enabled: enable = true,
} = props;
// …
}
??
有一个运算优先级问题,它与&&
和||
的优先级孰高孰低。现在的规则是,如果多个逻辑运算符一起使用,必须用括号表明优先级,否则会报错。
// 报错
lhs && middle ?? rhs
lhs ?? middle && rhs
lhs || middle ?? rhs
lhs ?? middle || rhs
上面四个表达式都会报错,必须加入表明优先级的括号。
(lhs && middle) ?? rhs;
lhs && (middle ?? rhs);
(lhs ?? middle) && rhs;
lhs ?? (middle && rhs);
(lhs || middle) ?? rhs;
lhs || (middle ?? rhs);
(lhs ?? middle) || rhs;
lhs ?? (middle || rhs);
对象的新增方法
Object.is()
ES5 比较两个值是否相等,只有两个运算符:相等运算符(==
)和严格相等运算符(===
)。它们都有缺点,前者会自动转换数据类型,后者的NaN
不等于自身,以及+0
等于-0
。JavaScript 缺乏一种运算,在所有环境中,只要两个值是一样的,它们就应该相等。
ES6 提出“Same-value equality”(同值相等)算法,用来解决这个问题。Object.is
就是部署这个算法的新方法。它用来比较两个值是否严格相等,与严格比较运算符(===)的行为基本一致。
Object.is('foo', 'foo')
// true
Object.is({}, {})
// false
不同之处只有两个:一是+0
不等于-0
,二是NaN
等于自身。
+0 === -0 //true
NaN === NaN // false
Object.is(+0, -0) // false
Object.is(NaN, NaN) // true
ES5 可以通过下面的代码,部署Object.is
。
Object.defineProperty(Object, 'is', {
value: function(x, y) {
if (x === y) {
// 针对+0 不等于 -0的情况
return x !== 0 || 1 / x === 1 / y;
}
// 针对NaN的情况
return x !== x && y !== y;
},
configurable: true,
enumerable: false,
writable: true
});
Object.assign()
用法
Object.assign()
方法用于对象的合并,将源对象(source)的所有可枚举属性,复制到目标对象(target)。
const target = { a: 1 };
const source1 = { b: 2 };
const source2 = { c: 3 };
Object.assign(target, source1, source2);
target // {a:1, b:2, c:3}
Object.assign()
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目标对象,后面的参数都是源对象。
注意,如果目标对象与源对象有同名属性,或多个源对象有同名属性,则后面的属性会覆盖前面的属性。
const target = { a: 1, b: 1 };
const source1 = { b: 2, c: 2 };
const source2 = { c: 3 };
Object.assign(target, source1, source2);
target // {a:1, b:2, c:3}
如果只有一个参数,Object.assign()
会直接返回该参数。
const obj = {a: 1};
Object.assign(obj) === obj // true
如果该参数不是对象,则会先转成对象,然后返回。
typeof Object.assign(2) // "object"
由于undefined
和null
无法转成对象,所以如果它们作为参数,就会报错。
Object.assign(undefined) // 报错
Object.assign(null) // 报错
如果非对象参数出现在源对象的位置(即非首参数),那么处理规则有所不同。首先,这些参数都会转成对象,如果无法转成对象,就会跳过。这意味着,如果undefined
和null
不在首参数,就不会报错。
let obj = {a: 1};
Object.assign(obj, undefined) === obj // true
Object.assign(obj, null) === obj // true
其他类型的值(即数值、字符串和布尔值)不在首参数,也不会报错。但是,除了字符串会以数组形式,拷贝入目标对象,其他值都不会产生效果。
const v1 = 'abc';
const v2 = true;
const v3 = 10;
const obj = Object.assign({}, v1, v2, v3);
console.log(obj); // { "0": "a", "1": "b", "2": "c" }
上面代码中,v1
、v2
、v3
分别是字符串、布尔值和数值,结果只有字符串合入目标对象(以字符数组的形式),数值和布尔值都会被忽略。这是因为只有字符串的包装对象,会产生可枚举属性。
Object(true) // {[[PrimitiveValue]]: true}
Object(10) // {[[PrimitiveValue]]: 10}
Object('abc') // {0: "a", 1: "b", 2: "c", length: 3, [[PrimitiveValue]]: "abc"}
上面代码中,布尔值、数值、字符串分别转成对应的包装对象,可以看到它们的原始值都在包装对象的内部属性[[PrimitiveValue]]
上面,这个属性是不会被Object.assign()
拷贝的。只有字符串的包装对象,会产生可枚举的实义属性,那些属性则会被拷贝。
Object.assign()
拷贝的属性是有限制的,只拷贝源对象的自身属性(不拷贝继承属性),也不拷贝不可枚举的属性(enumerable: false
)。
Object.assign({b: 'c'},
Object.defineProperty({}, 'invisible', {
enumerable: false,
value: 'hello'
})
)
// { b: 'c' }
上面代码中,Object.assign()
要拷贝的对象只有一个不可枚举属性invisible
,这个属性并没有被拷贝进去。
属性名为 Symbol 值的属性,也会被Object.assign()
拷贝。
Object.assign({ a: 'b' }, { [Symbol('c')]: 'd' })
// { a: 'b', Symbol(c): 'd' }
注意点
(1)浅拷贝
Object.assign()
方法实行的是浅拷贝,而不是深拷贝。也就是说,如果源对象某个属性的值是对象,那么目标对象拷贝得到的是这个对象的引用。
const obj1 = {a: {b: 1}};
const obj2 = Object.assign({}, obj1);
obj1.a.b = 2;
obj2.a.b // 2
上面代码中,源对象obj1
的a
属性的值是一个对象,Object.assign()
拷贝得到的是这个对象的引用。这个对象的任何变化,都会反映到目标对象上面。
(2)同名属性的替换
对于这种嵌套的对象,一旦遇到同名属性,Object.assign()
的处理方法是替换,而不是添加。
const target = { a: { b: 'c', d: 'e' } }
const source = { a: { b: 'hello' } }
Object.assign(target, source)
// { a: { b: 'hello' } }
上面代码中,target
对象的a
属性被source
对象的a
属性整个替换掉了,而不会得到{ a: { b: 'hello', d: 'e' } }
的结果。这通常不是开发者想要的,需要特别小心。
一些函数库提供Object.assign()
的定制版本(比如 Lodash 的_.defaultsDeep()
方法),可以得到深拷贝的合并。
(3)数组的处理
Object.assign()
可以用来处理数组,但是会把数组视为对象。
Object.assign([1, 2, 3], [4, 5])
// [4, 5, 3]
上面代码中,Object.assign()
把数组视为属性名为 0、1、2 的对象,因此源数组的 0 号属性4
覆盖了目标数组的 0 号属性1
。
(4)取值函数的处理
Object.assign()
只能进行值的复制,如果要复制的值是一个取值函数,那么将求值后再复制。
const source = {
get foo() { return 1 }
};
const target = {};
Object.assign(target, source)
// { foo: 1 }
上面代码中,source
对象的foo
属性是一个取值函数,Object.assign()
不会复制这个取值函数,只会拿到值以后,将这个值复制过去。
常见用途
Object.assign()
方法有很多用处。
(1)为对象添加属性
class Point {
constructor(x, y) {
Object.assign(this, {x, y});
}
}
上面方法通过Object.assign()
方法,将x
属性和y
属性添加到Point
类的对象实例。
(2)为对象添加方法
Object.assign(SomeClass.prototype, {
someMethod(arg1, arg2) {
···
},
anotherMethod() {
···
}
});
// 等同于下面的写法
SomeClass.prototype.someMethod = function (arg1, arg2) {
···
};
SomeClass.prototype.anotherMethod = function () {
···
};
上面代码使用了对象属性的简洁表示法,直接将两个函数放在大括号中,再使用assign()
方法添加到SomeClass.prototype
之中。
(3)克隆对象
function clone(origin) {
return Object.assign({}, origin);
}
上面代码将原始对象拷贝到一个空对象,就得到了原始对象的克隆。
不过,采用这种方法克隆,只能克隆原始对象自身的值,不能克隆它继承的值。如果想要保持继承链,可以采用下面的代码。
function clone(origin) {
let originProto = Object.getPrototypeOf(origin);
return Object.assign(Object.create(originProto), origin);
}
(4)合并多个对象
将多个对象合并到某个对象。
const merge =
(target, ...sources) => Object.assign(target, ...sources);
如果希望合并后返回一个新对象,可以改写上面函数,对一个空对象合并。
const merge =
(...sources) => Object.assign({}, ...sources);
(5)为属性指定默认值
const DEFAULTS = {
logLevel: 0,
outputFormat: 'html'
};
function processContent(options) {
options = Object.assign({}, DEFAULTS, options);
console.log(options);
// ...
}
上面代码中,DEFAULTS
对象是默认值,options
对象是用户提供的参数。Object.assign()
方法将DEFAULTS
和options
合并成一个新对象,如果两者有同名属性,则options
的属性值会覆盖DEFAULTS
的属性值。
注意,由于存在浅拷贝的问题,DEFAULTS
对象和options
对象的所有属性的值,最好都是简单类型,不要指向另一个对象。否则,DEFAULTS
对象的该属性很可能不起作用。
const DEFAULTS = {
url: {
host: 'example.com',
port: 7070
},
};
processContent({ url: {port: 8000} })
// {
// url: {port: 8000}
// }
上面代码的原意是将url.port
改成 8000,url.host
不变。实际结果却是options.url
覆盖掉DEFAULTS.url
,所以url.host
就不存在了。
Object.getOwnPropertyDescriptors()
ES5 的Object.getOwnPropertyDescriptor()
方法会返回某个对象属性的描述对象(descriptor)。ES2017 引入了Object.getOwnPropertyDescriptors()
方法,返回指定对象所有自身属性(非继承属性)的描述对象。
没用?,略
Object.setPrototypeOf(),Object.getPrototypeOf()
JavaScript 语言的对象继承是通过原型链实现的。ES6 提供了更多原型对象的操作方法。
__proto__
属性
__proto__
属性(前后各两个下划线),用来读取或设置当前对象的原型对象(prototype)。目前,所有浏览器(包括 IE11)都部署了这个属性。
// es5 的写法
const obj = {
method: function() { ... }
};
obj.__proto__ = someOtherObj;
// es6 的写法
var obj = Object.create(someOtherObj);
obj.method = function() { ... };
该属性没有写入 ES6 的正文,而是写入了附录,原因是__proto__
前后的双下划线,说明它本质上是一个内部属性,而不是一个正式的对外的 API,只是由于浏览器广泛支持,才被加入了 ES6。标准明确规定,只有浏览器必须部署这个属性,其他运行环境不一定需要部署,而且新的代码最好认为这个属性是不存在的。因此,无论从语义的角度,还是从兼容性的角度,都不要使用这个属性,而是使用下面的Object.setPrototypeOf()
(写操作)、Object.getPrototypeOf()
(读操作)、Object.create()
(生成操作)代替。
实现上,__proto__
调用的是Object.prototype.__proto__
,具体实现如下。
Object.defineProperty(Object.prototype, '__proto__', {
get() {
let _thisObj = Object(this);
return Object.getPrototypeOf(_thisObj);
},
set(proto) {
if (this === undefined || this === null) {
throw new TypeError();
}
if (!isObject(this)) {
return undefined;
}
if (!isObject(proto)) {
return undefined;
}
let status = Reflect.setPrototypeOf(this, proto);
if (!status) {
throw new TypeError();
}
},
});
function isObject(value) {
return Object(value) === value;
}
如果一个对象本身部署了__proto__
属性,该属性的值就是对象的原型。
Object.getPrototypeOf({ __proto__: null })
// null
Object.setPrototypeOf()
Object.setPrototypeOf
方法的作用与__proto__
相同,用来设置一个对象的原型对象(prototype),返回参数对象本身。
它是 ES6 正式推荐的设置原型对象的方法。
// 格式
Object.setPrototypeOf(object, prototype)
// 用法
const o = Object.setPrototypeOf({}, null);
该方法等同于下面的函数。
function setPrototypeOf(obj, proto) {
obj.__proto__ = proto;
return obj;
}
下面是一个例子。
let proto = {};
let obj = { x: 10 };
Object.setPrototypeOf(obj, proto);
proto.y = 20;
proto.z = 40;
obj.x // 10
obj.y // 20
obj.z // 40
上面代码将proto
对象设为obj
对象的原型,所以从obj
对象可以读取proto
对象的属性。
如果第一个参数不是对象,会自动转为对象。但是由于返回的还是第一个参数,所以这个操作不会产生任何效果。
Object.setPrototypeOf(1, {}) === 1 // true
Object.setPrototypeOf('foo', {}) === 'foo' // true
Object.setPrototypeOf(true, {}) === true // true
由于undefined
和null
无法转为对象,所以如果第一个参数是undefined
或null
,就会报错。
Object.setPrototypeOf(undefined, {})
// TypeError: Object.setPrototypeOf called on null or undefined
Object.setPrototypeOf(null, {})
// TypeError: Object.setPrototypeOf called on null or undefined
Object.getPrototypeOf()
该方法与Object.setPrototypeOf
方法配套,用于读取一个对象的原型对象。
Object.getPrototypeOf(obj);
下面是一个例子。
function Rectangle() {
// ...
}
const rec = new Rectangle();
Object.getPrototypeOf(rec) === Rectangle.prototype
// true
Object.setPrototypeOf(rec, Object.prototype);
Object.getPrototypeOf(rec) === Rectangle.prototype
// false
如果参数不是对象,会被自动转为对象。
// 等同于 Object.getPrototypeOf(Number(1))
Object.getPrototypeOf(1)
// Number {[[PrimitiveValue]]: 0}
// 等同于 Object.getPrototypeOf(String('foo'))
Object.getPrototypeOf('foo')
// String {length: 0, [[PrimitiveValue]]: ""}
// 等同于 Object.getPrototypeOf(Boolean(true))
Object.getPrototypeOf(true)
// Boolean {[[PrimitiveValue]]: false}
Object.getPrototypeOf(1) === Number.prototype // true
Object.getPrototypeOf('foo') === String.prototype // true
Object.getPrototypeOf(true) === Boolean.prototype // true
如果参数是undefined
或null
,它们无法转为对象,所以会报错。
Object.getPrototypeOf(null)
// TypeError: Cannot convert undefined or null to object
Object.getPrototypeOf(undefined)
// TypeError: Cannot convert undefined or null to object
Object.keys(),Object.values(),Object.entries()
Object.keys()
ES5 引入了Object.keys
方法,返回一个数组,成员是参数对象自身的(不含继承的)所有可遍历(enumerable)属性的键名。
var obj = { foo: 'bar', baz: 42 };
Object.keys(obj)
// ["foo", "baz"]
ES2017 引入了跟Object.keys
配套的Object.values
和Object.entries
,作为遍历一个对象的补充手段,供for...of
循环使用。
let {keys, values, entries} = Object;
let obj = { a: 1, b: 2, c: 3 };
for (let key of keys(obj)) {
console.log(key); // 'a', 'b', 'c'
}
for (let value of values(obj)) {
console.log(value); // 1, 2, 3
}
for (let [key, value] of entries(obj)) {
console.log([key, value]); // ['a', 1], ['b', 2], ['c', 3]
}
Object.values()
Object.values
方法返回一个数组,成员是参数对象自身的(不含继承的)所有可遍历(enumerable)属性的键值。
const obj = { foo: 'bar', baz: 42 };
Object.values(obj)
// ["bar", 42]
返回数组的成员顺序,与本章的《属性的遍历》部分介绍的排列规则一致。
const obj = { 100: 'a', 2: 'b', 7: 'c' };
Object.values(obj)
// ["b", "c", "a"]
上面代码中,属性名为数值的属性,是按照数值大小,从小到大遍历的,因此返回的顺序是b
、c
、a
。
Object.values
只返回对象自身的可遍历属性。
const obj = Object.create({}, {p: {value: 42}});
Object.values(obj) // []
上面代码中,Object.create
方法的第二个参数添加的对象属性(属性p
),如果不显式声明,默认是不可遍历的,因为p
的属性描述对象的enumerable
默认是false
,Object.values
不会返回这个属性。只要把enumerable
改成true
,Object.values
就会返回属性p
的值。
const obj = Object.create({}, {p:
{
value: 42,
enumerable: true
}
});
Object.values(obj) // [42]
Object.values
会过滤属性名为 Symbol 值的属性。
Object.values({ [Symbol()]: 123, foo: 'abc' });
// ['abc']
如果Object.values
方法的参数是一个字符串,会返回各个字符组成的一个数组。
Object.values('foo')
// ['f', 'o', 'o']
上面代码中,字符串会先转成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。字符串的每个字符,就是该对象的一个属性。因此,Object.values
返回每个属性的键值,就是各个字符组成的一个数组。
如果参数不是对象,Object.values
会先将其转为对象。由于数值和布尔值的包装对象,都不会为实例添加非继承的属性。所以,Object.values
会返回空数组。
Object.values(42) // []
Object.values(true) // []
Object.entries()
Object.entries()
方法返回一个数组,成员是参数对象自身的(不含继承的)所有可遍历(enumerable)属性的键值对数组。
const obj = { foo: 'bar', baz: 42 };
Object.entries(obj)
// [ ["foo", "bar"], ["baz", 42] ]
除了返回值不一样,该方法的行为与Object.values
基本一致。
如果原对象的属性名是一个 Symbol 值,该属性会被忽略。
Object.entries({ [Symbol()]: 123, foo: 'abc' });
// [ [ 'foo', 'abc' ] ]
上面代码中,原对象有两个属性,Object.entries
只输出属性名非 Symbol 值的属性。将来可能会有Reflect.ownEntries()
方法,返回对象自身的所有属性。
Object.entries
的基本用途是遍历对象的属性。
let obj = { one: 1, two: 2 };
for (let [k, v] of Object.entries(obj)) {
console.log(
`${JSON.stringify(k)}: ${JSON.stringify(v)}`
);
}
// "one": 1
// "two": 2
Object.entries
方法的另一个用处是,将对象转为真正的Map
结构。
const obj = { foo: 'bar', baz: 42 };
const map = new Map(Object.entries(obj));
map // Map { foo: "bar", baz: 42 }
自己实现Object.entries
方法,非常简单。
// Generator函数的版本
function* entries(obj) {
for (let key of Object.keys(obj)) {
yield [key, obj[key]];
}
}
// 非Generator函数的版本
function entries(obj) {
let arr = [];
for (let key of Object.keys(obj)) {
arr.push([key, obj[key]]);
}
return arr;
}
Object.fromEntries()
Object.fromEntries()
方法是Object.entries()
的逆操作,用于将一个键值对数组转为对象。
Object.fromEntries([
['foo', 'bar'],
['baz', 42]
])
// { foo: "bar", baz: 42 }
该方法的主要目的,是将键值对的数据结构还原为对象,因此特别适合将 Map 结构转为对象。
// 例一
const entries = new Map([
['foo', 'bar'],
['baz', 42]
]);
Object.fromEntries(entries)
// { foo: "bar", baz: 42 }
// 例二
const map = new Map().set('foo', true).set('bar', false);
Object.fromEntries(map)
// { foo: true, bar: false }
该方法的一个用处是配合URLSearchParams
对象,将查询字符串转为对象。
Object.fromEntries(new URLSearchParams('foo=bar&baz=qux'))
// { foo: "bar", baz: "qux" }
暂略Symbol
Set 和 Map 数据结构
Set
基本用法
ES6 提供了新的数据结构 Set。它类似于数组,但是成员的值都是唯一的,没有重复的值。
Set
本身是一个构造函数,用来生成 Set 数据结构。
const s = new Set();
[2, 3, 5, 4, 5, 2, 2].forEach(x => s.add(x));
for (let i of s) {
console.log(i);
}
// 2 3 5 4
上面代码通过add()
方法向 Set 结构加入成员,结果表明 Set 结构不会添加重复的值。
Set
函数可以接受一个数组(或者具有 iterable 接口的其他数据结构)作为参数,用来初始化。
// 例一
const set = new Set([1, 2, 3, 4, 4]);
[...set]
// [1, 2, 3, 4]
// 例二
const items = new Set([1, 2, 3, 4, 5, 5, 5, 5]);
items.size // 5
// 例三
const set = new Set(document.querySelectorAll('div'));
set.size // 56
// 类似于
const set = new Set();
document
.querySelectorAll('div')
.forEach(div => set.add(div));
set.size // 56
上面代码中,例一和例二都是Set
函数接受数组作为参数,例三是接受类似数组的对象作为参数。
上面代码也展示了一种去除数组重复成员的方法。
// 去除数组的重复成员
[...new Set(array)]
上面的方法也可以用于,去除字符串里面的重复字符。
[...new Set('ababbc')].join('')
// "abc"
Set 加入值的时候,不会发生类型转换,所以5
和"5"
是两个不同的值。Set 内部判断两个值是否不同,使用的算法叫做“Same-value-zero equality”,它类似于精确相等运算符(===
),主要的区别是向 Set 加入值时认为NaN
等于自身,而精确相等运算符认为NaN
不等于自身。
let set = new Set();
let a = NaN;
let b = NaN;
set.add(a);
set.add(b);
set // Set {NaN}
上面代码向 Set 实例添加了两次NaN
,但是只会加入一个。这表明,在 Set 内部,两个NaN
是相等的。
另外,两个对象总是不相等的。
let set = new Set();
set.add({});
set.size // 1
set.add({});
set.size // 2
上面代码表示,由于两个空对象不相等,所以它们被视为两个值。
方法等-略
WeakSet
含义
WeakSet 结构与 Set 类似,也是不重复的值的集合。但是,它与 Set 有两个区别。
首先,WeakSet 的成员只能是对象,而不能是其他类型的值。
const ws = new WeakSet();
ws.add(1)
// TypeError: Invalid value used in weak set
ws.add(Symbol())
// TypeError: invalid value used in weak set
上面代码试图向 WeakSet 添加一个数值和Symbol
值,结果报错,因为 WeakSet 只能放置对象。
其次,WeakSet 中的对象都是弱引用,即垃圾回收机制不考虑 WeakSet 对该对象的引用,也就是说,如果其他对象都不再引用该对象,那么垃圾回收机制会自动回收该对象所占用的内存,不考虑该对象还存在于 WeakSet 之中。
这是因为垃圾回收机制依赖引用计数,如果一个值的引用次数不为0
,垃圾回收机制就不会释放这块内存。结束使用该值之后,有时会忘记取消引用,导致内存无法释放,进而可能会引发内存泄漏。WeakSet 里面的引用,都不计入垃圾回收机制,所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。因此,WeakSet 适合临时存放一组对象,以及存放跟对象绑定的信息。只要这些对象在外部消失,它在 WeakSet 里面的引用就会自动消失。
由于上面这个特点,WeakSet 的成员是不适合引用的,因为它会随时消失。另外,由于 WeakSet 内部有多少个成员,取决于垃圾回收机制有没有运行,运行前后很可能成员个数是不一样的,而垃圾回收机制何时运行是不可预测的,因此 ES6 规定 WeakSet 不可遍历。
这些特点同样适用于本章后面要介绍的 WeakMap 结构。
方法等-略
Map
含义和基本用法
JavaScript 的对象(Object),本质上是键值对的集合(Hash 结构),但是传统上只能用字符串当作键。这给它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限制。
const data = {};
const element =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myDiv');
data[element] = 'metadata';
data['[object HTMLDivElement]'] // "metadata"
上面代码原意是将一个 DOM 节点作为对象data
的键,但是由于对象只接受字符串作为键名,所以element
被自动转为字符串[object HTMLDivElement]
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ES6 提供了 Map 数据结构。它类似于对象,也是键值对的集合,但是“键”的范围不限于字符串,各种类型的值(包括对象)都可以当作键。也就是说,Object 结构提供了“字符串—值”的对应,Map 结构提供了“值—值”的对应,是一种更完善的 Hash 结构实现。如果你需要“键值对”的数据结构,Map 比 Object 更合适。
const m = new Map();
const o = {p: 'Hello World'};
m.set(o, 'content')
m.get(o) // "content"
m.has(o) // true
m.delete(o) // true
m.has(o) // false
上面代码使用 Map 结构的set
方法,将对象o
当作m
的一个键,然后又使用get
方法读取这个键,接着使用delete
方法删除了这个键。
上面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向 Map 添加成员。作为构造函数,Map 也可以接受一个数组作为参数。该数组的成员是一个个表示键值对的数组。
const map = new Map([
['name', '张三'],
['title', 'Author']
]);
map.size // 2
map.has('name') // true
map.get('name') // "张三"
map.has('title') // true
map.get('title') // "Author"
上面代码在新建 Map 实例时,就指定了两个键name
和title
。
Map
构造函数接受数组作为参数,实际上执行的是下面的算法。
const items = [
['name', '张三'],
['title', 'Author']
];
const map = new Map();
items.forEach(
([key, value]) => map.set(key, value)
);
事实上,不仅仅是数组,任何具有 Iterator 接口、且每个成员都是一个双元素的数组的数据结构(详见《Iterator》一章)都可以当作Map
构造函数的参数。这就是说,Set
和Map
都可以用来生成新的 Map。
const set = new Set([
['foo', 1],
['bar', 2]
]);
const m1 = new Map(set);
m1.get('foo') // 1
const m2 = new Map([['baz', 3]]);
const m3 = new Map(m2);
m3.get('baz') // 3
上面代码中,我们分别使用 Set 对象和 Map 对象,当作Map
构造函数的参数,结果都生成了新的 Map 对象。
如果对同一个键多次赋值,后面的值将覆盖前面的值。
const map = new Map();
map
.set(1, 'aaa')
.set(1, 'bbb');
map.get(1) // "bbb"
上面代码对键1
连续赋值两次,后一次的值覆盖前一次的值。
如果读取一个未知的键,则返回undefined
。
new Map().get('asfddfsasadf')
// undefined
注意,只有对同一个对象的引用,Map 结构才将其视为同一个键。这一点要非常小心。
const map = new Map();
map.set(['a'], 555);
map.get(['a']) // undefined
上面代码的set
和get
方法,表面是针对同一个键,但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数组实例,内存地址是不一样的,因此get
方法无法读取该键,返回undefined
。
同理,同样的值的两个实例,在 Map 结构中被视为两个键。
const map = new Map();
const k1 = ['a'];
const k2 = ['a'];
map
.set(k1, 111)
.set(k2, 222);
map.get(k1) // 111
map.get(k2) // 222
上面代码中,变量k1
和k2
的值是一样的,但是它们在 Map 结构中被视为两个键。
由上可知,Map 的键实际上是跟内存地址绑定的,只要内存地址不一样,就视为两个键。这就解决了同名属性碰撞(clash)的问题,我们扩展别人的库的时候,如果使用对象作为键名,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属性与原作者的属性同名。
如果 Map 的键是一个简单类型的值(数字、字符串、布尔值),则只要两个值严格相等,Map 将其视为一个键,比如0
和-0
就是一个键,布尔值true
和字符串true
则是两个不同的键。另外,undefined
和null
也是两个不同的键。虽然NaN
不严格相等于自身,但 Map 将其视为同一个键。
let map = new Map();
map.set(-0, 123);
map.get(+0) // 123
map.set(true, 1);
map.set('true', 2);
map.get(true) // 1
map.set(undefined, 3);
map.set(null, 4);
map.get(undefined) // 3
map.set(NaN, 123);
map.get(NaN) // 123
方法等 - 略
暂时略一堆
Promise 对象
基本用法
ES6 规定,Promise
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,用来生成Promise
实例。
下面代码创造了一个Promise
实例。
const promise =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
// ... some code
if (/* 异步操作成功 */){
resolve(value);
} else {
reject(error);
}
});
Promise
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,该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resolve
和reject
。它们是两个函数,由 JavaScript 引擎提供,不用自己部署。
resolve
函数的作用是,将Promise
对象的状态从“未完成”变为“成功”(即从 pending 变为 resolved),在异步操作成功时调用,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,作为参数传递出去;reject
函数的作用是,将Promise
对象的状态从“未完成”变为“失败”(即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),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,并将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,作为参数传递出去。
Promise
实例生成以后,可以用then
方法分别指定resolved
状态和rejected
状态的回调函数。
promise.then(function(value) {
// success
}, function(error) {
// failure
});
then
方法可以接受两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。第一个回调函数是Promise
对象的状态变为resolved
时调用,第二个回调函数是Promise
对象的状态变为rejected
时调用。其中,第二个函数是可选的,不一定要提供。这两个函数都接受Promise
对象传出的值作为参数。
下面是一个Promise
对象的简单例子。
function timeout(ms) {
return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
setTimeout(resolve, ms, 'done');
});
}
timeout(100).then((value) => {
console.log(value);
});
上面代码中,timeout
方法返回一个Promise
实例,表示一段时间以后才会发生的结果。过了指定的时间(ms
参数)以后,Promise
实例的状态变为resolved
,就会触发then
方法绑定的回调函数。
Promise 新建后就会立即执行。
let promise =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
console.log('Promise');
resolve();
});
promise.then(function() {
console.log('resolved.');
});
console.log('Hi!');
// Promise
// Hi!
// resolved
async 函数
含义
ES2017 标准引入了 async 函数,使得异步操作变得更加方便。
async 函数是什么?一句话,它就是 Generator 函数的语法糖。
前文有一个 Generator 函数,依次读取两个文件。
const fs = require('fs');
const readFile = function (fileName) {
return new Promise(function (resolve, reject) {
fs.readFile(fileName, function(error, data) {
if (error) return reject(error);
resolve(data);
});
});
};
const gen = function* () {
const f1 = yield readFile('/etc/fstab');
const f2 = yield readFile('/etc/shells');
console.log(f1.toString());
console.log(f2.toString());
};
上面代码的函数gen
可以写成async
函数,就是下面这样。
const asyncReadFile = async function () {
const f1 = await readFile('/etc/fstab');
const f2 = await readFile('/etc/shells');
console.log(f1.toString());
console.log(f2.toString());
};
一比较就会发现,async
函数就是将 Generator 函数的星号(*
)替换成async
,将yield
替换成await
,仅此而已。
async
函数对 Generator 函数的改进,体现在以下四点。
(1)内置执行器。
Generator 函数的执行必须靠执行器,所以才有了co
模块,而async
函数自带执行器。也就是说,async
函数的执行,与普通函数一模一样,只要一行。
asyncReadFile();
上面的代码调用了asyncReadFile
函数,然后它就会自动执行,输出最后结果。这完全不像 Generator 函数,需要调用next
方法,或者用co
模块,才能真正执行,得到最后结果。
(2)更好的语义。
async
和await
,比起星号和yield
,语义更清楚了。async
表示函数里有异步操作,await
表示紧跟在后面的表达式需要等待结果。
(3)更广的适用性。
co
模块约定,yield
命令后面只能是 Thunk 函数或 Promise 对象,而async
函数的await
命令后面,可以是 Promise 对象和原始类型的值(数值、字符串和布尔值,但这时会自动转成立即 resolved 的 Promise 对象)。
(4)返回值是 Promise。
async
函数的返回值是 Promise 对象,这比 Generator 函数的返回值是 Iterator 对象方便多了。你可以用then
方法指定下一步的操作。
进一步说,async
函数完全可以看作多个异步操作,包装成的一个 Promise 对象,而await
命令就是内部then
命令的语法糖。
基本用法
async
函数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,可以使用then
方法添加回调函数。当函数执行的时候,一旦遇到await
就会先返回,等到异步操作完成,再接着执行函数体内后面的语句。
下面是一个例子。
async function getStockPriceByName(name) {
const symbol = await getStockSymbol(name);
const stockPrice = await getStockPrice(symbol);
return stockPrice;
}
getStockPriceByName('goog').then(function (result) {
console.log(result);
});
上面代码是一个获取股票报价的函数,函数前面的async
关键字,表明该函数内部有异步操作。调用该函数时,会立即返回一个Promise
对象。
下面是另一个例子,指定多少毫秒后输出一个值。
function timeout(ms) {
return new Promise((resolve) => {
setTimeout(resolve, ms);
});
}
async function asyncPrint(value, ms) {
await timeout(ms);
console.log(value);
}
asyncPrint('hello world', 50);
上面代码指定 50 毫秒以后,输出hello world
。
由于async
函数返回的是 Promise 对象,可以作为await
命令的参数。所以,上面的例子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。
async function timeout(ms) {
await new Promise((resolve) => {
setTimeout(resolve, ms);
});
}
async function asyncPrint(value, ms) {
await timeout(ms);
console.log(value);
}
asyncPrint('hello world', 50);
async 函数有多种使用形式。
// 函数声明
async function foo() {}
// 函数表达式
const foo = async function () {};
// 对象的方法
let obj = { async foo() {} };
obj.foo().then(...)
// Class 的方法
class Storage {
constructor() {
this.cachePromise = caches.open('avatars');
}
async getAvatar(name) {
const cache = await this.cachePromise;
return cache.match(`/avatars/${name}.jpg`);
}
}
const storage = new Storage();
storage.getAvatar('jake').then(…);
// 箭头函数
const foo = async () => {};
语法
async
函数的语法规则总体上比较简单,难点是错误处理机制。
返回 Promise 对象
async
函数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。
async
函数内部return
语句返回的值,会成为then
方法回调函数的参数。
async function f() {
return 'hello world';
}
f().then(v => console.log(v))
// "hello world"
上面代码中,函数f
内部return
命令返回的值,会被then
方法回调函数接收到。
async
函数内部抛出错误,会导致返回的 Promise 对象变为reject
状态。抛出的错误对象会被catch
方法回调函数接收到。
async function f() {
throw new Error('出错了');
}
f().then(
v => console.log(v),
e => console.log(e)
)
// Error: 出错了
Promise 对象的状态变化
async
函数返回的 Promise 对象,必须等到内部所有await
命令后面的 Promise 对象执行完,才会发生状态改变,除非遇到return
语句或者抛出错误。也就是说,只有async
函数内部的异步操作执行完,才会执行then
方法指定的回调函数。
下面是一个例子。
async function getTitle(url) {
let response = await fetch(url);
let html = await response.text();
return html.match(/<title>([\s\S]+)<\/title>/i)[1];
}
getTitle('https://tc39.github.io/ecma262/').then(console.log)
// "ECMAScript 2017 Language Specification"
上面代码中,函数getTitle
内部有三个操作:抓取网页、取出文本、匹配页面标题。只有这三个操作全部完成,才会执行then
方法里面的console.log
。
await 命令
正常情况下,await
命令后面是一个 Promise 对象,返回该对象的结果。如果不是 Promise 对象,就直接返回对应的值。
async function f() {
// 等同于
// return 123;
return await 123;
}
f().then(v => console.log(v))
// 123
上面代码中,await
命令的参数是数值123
,这时等同于return 123
。
另一种情况是,await
命令后面是一个thenable
对象(即定义了then
方法的对象),那么await
会将其等同于 Promise 对象。
class Sleep {
constructor(timeout) {
this.timeout = timeout;
}
then(resolve, reject) {
const startTime = Date.now();
setTimeout(
() => resolve(Date.now() - startTime),
this.timeout
);
}
}
(async () => {
const sleepTime = await new Sleep(1000);
console.log(sleepTime);
})();
// 1000
上面代码中,await
命令后面是一个Sleep
对象的实例。这个实例不是 Promise 对象,但是因为定义了then
方法,await
会将其视为Promise
处理。
这个例子还演示了如何实现休眠效果。JavaScript 一直没有休眠的语法,但是借助await
命令就可以让程序停顿指定的时间。下面给出了一个简化的sleep
实现。
function sleep(interval) {
return new Promise(resolve => {
setTimeout(resolve, interval);
})
}
// 用法
async function one2FiveInAsync() {
for(let i = 1; i <= 5; i++) {
console.log(i);
await sleep(1000);
}
}
one2FiveInAsync();
await
命令后面的 Promise 对象如果变为reject
状态,则reject
的参数会被catch
方法的回调函数接收到。
async function f() {
await Promise.reject('出错了');
}
f()
.then(v => console.log(v))
.catch(e => console.log(e))
// 出错了
注意,上面代码中,await
语句前面没有return
,但是reject
方法的参数依然传入了catch
方法的回调函数。这里如果在await
前面加上return
,效果是一样的。
任何一个await
语句后面的 Promise 对象变为reject
状态,那么整个async
函数都会中断执行。
async function f() {
await Promise.reject('出错了');
await Promise.resolve('hello world'); // 不会执行
}
上面代码中,第二个await
语句是不会执行的,因为第一个await
语句状态变成了reject
。
有时,我们希望即使前一个异步操作失败,也不要中断后面的异步操作。这时可以将第一个await
放在try...catch
结构里面,这样不管这个异步操作是否成功,第二个await
都会执行。
async function f() {
try {
await Promise.reject('出错了');
} catch(e) {
}
return await Promise.resolve('hello world');
}
f()
.then(v => console.log(v))
// hello world
另一种方法是await
后面的 Promise 对象再跟一个catch
方法,处理前面可能出现的错误。
async function f() {
await Promise.reject('出错了')
.catch(e => console.log(e));
return await Promise.resolve('hello world');
}
f()
.then(v => console.log(v))
// 出错了
// hello world
错误处理
如果await
后面的异步操作出错,那么等同于async
函数返回的 Promise 对象被reject
。
async function f() {
await new Promise(function (resolve, reject) {
throw new Error('出错了');
});
}
f()
.then(v => console.log(v))
.catch(e => console.log(e))
// Error:出错了
上面代码中,async
函数f
执行后,await
后面的 Promise 对象会抛出一个错误对象,导致catch
方法的回调函数被调用,它的参数就是抛出的错误对象。具体的执行机制,可以参考后文的“async 函数的实现原理”。
防止出错的方法,也是将其放在try...catch
代码块之中。
async function f() {
try {
await new Promise(function (resolve, reject) {
throw new Error('出错了');
});
} catch(e) {
}
return await('hello world');
}
如果有多个await
命令,可以统一放在try...catch
结构中。
async function main() {
try {
const val1 = await firstStep();
const val2 = await secondStep(val1);
const val3 = await thirdStep(val1, val2);
console.log('Final: ', val3);
}
catch (err) {
console.error(err);
}
}
下面的例子使用try...catch
结构,实现多次重复尝试。
const superagent = require('superagent');
const NUM_RETRIES = 3;
async function test() {
let i;
for (i = 0; i < NUM_RETRIES; ++i) {
try {
await superagent.get('http://google.com/this-throws-an-error');
break;
} catch(err) {}
}
console.log(i); // 3
}
test();
上面代码中,如果await
操作成功,就会使用break
语句退出循环;如果失败,会被catch
语句捕捉,然后进入下一轮循环。
使用注意点
第一点,前面已经说过,await
命令后面的Promise
对象,运行结果可能是rejected
,所以最好把await
命令放在try...catch
代码块中。
async function myFunction() {
try {
await somethingThatReturnsAPromise();
} catch (err) {
console.log(err);
}
}
// 另一种写法
async function myFunction() {
await somethingThatReturnsAPromise()
.catch(function (err) {
console.log(err);
});
}
第二点,多个await
命令后面的异步操作,如果不存在继发关系,最好让它们同时触发。
let foo = await getFoo();
let bar = await getBar();
上面代码中,getFoo
和getBar
是两个独立的异步操作(即互不依赖),被写成继发关系。这样比较耗时,因为只有getFoo
完成以后,才会执行getBar
,完全可以让它们同时触发。
// 写法一
let [foo, bar] = await Promise.all([getFoo(), getBar()]);
// 写法二
let fooPromise = getFoo();
let barPromise = getBar();
let foo = await fooPromise;
let bar = await barPromise;
上面两种写法,getFoo
和getBar
都是同时触发,这样就会缩短程序的执行时间。
第三点,await
命令只能用在async
函数之中,如果用在普通函数,就会报错。
async function dbFuc(db) {
let docs = [{}, {}, {}];
// 报错
docs.forEach(function (doc) {
await db.post(doc);
});
}
上面代码会报错,因为await
用在普通函数之中了。但是,如果将forEach
方法的参数改成async
函数,也有问题。
function dbFuc(db) { //这里不需要 async
let docs = [{}, {}, {}];
// 可能得到错误结果
docs.forEach(async function (doc) {
await db.post(doc);
});
}
上面代码可能不会正常工作,原因是这时三个db.post
操作将是并发执行,也就是同时执行,而不是继发执行。正确的写法是采用for
循环。
async function dbFuc(db) {
let docs = [{}, {}, {}];
for (let doc of docs) {
await db.post(doc);
}
}
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数组的reduce
方法。
async function dbFuc(db) {
let docs = [{}, {}, {}];
await docs.reduce(async (_, doc) => {
await _;
await db.post(doc);
}, undefined);
}
上面例子中,reduce
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是async
函数,导致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前一步操作返回的 Promise 对象,所以必须使用await
等待它操作结束。另外,reduce
方法返回的是docs
数组最后一个成员的async
函数的执行结果,也是一个 Promise 对象,导致在它前面也必须加上await
。
如果确实希望多个请求并发执行,可以使用Promise.all
方法。当三个请求都会resolved
时,下面两种写法效果相同。
async function dbFuc(db) {
let docs = [{}, {}, {}];
let promises = docs.map((doc) => db.post(doc));
let results = await Promise.all(promises);
console.log(results);
}
// 或者使用下面的写法
async function dbFuc(db) {
let docs = [{}, {}, {}];
let promises = docs.map((doc) => db.post(doc));
let results = [];
for (let promise of promises) {
results.push(await promise);
}
console.log(results);
}
第四点,async 函数可以保留运行堆栈。
const a = () => {
b().then(() => c());
};
上面代码中,函数a
内部运行了一个异步任务b()
。当b()
运行的时候,函数a()
不会中断,而是继续执行。等到b()
运行结束,可能a()
早就运行结束了,b()
所在的上下文环境已经消失了。如果b()
或c()
报错,错误堆栈将不包括a()
。
现在将这个例子改成async
函数。
const a = async () => {
await b();
c();
};
上面代码中,b()
运行的时候,a()
是暂停执行,上下文环境都保存着。一旦b()
或c()
报错,错误堆栈将包括a()
。
async 函数的实现原理
async 函数的实现原理,就是将 Generator 函数和自动执行器,包装在一个函数里。
async function fn(args) {
// ...
}
// 等同于
function fn(args) {
return spawn(function* () {
// ...
});
}
所有的async
函数都可以写成上面的第二种形式,其中的spawn
函数就是自动执行器。
下面给出spawn
函数的实现,基本就是前文自动执行器的翻版。
function spawn(genF) {
return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
const gen = genF();
function step(nextF) {
let next;
try {
next = nextF();
} catch(e) {
return reject(e);
}
if(next.done) {
return resolve(next.value);
}
Promise.resolve(next.value).then(function(v) {
step(function() { return gen.next(v); });
}, function(e) {
step(function() { return gen.throw(e); });
});
}
step(function() { return gen.next(undefined); });
});
}
与其他异步处理方法的比较
我们通过一个例子,来看 async 函数与 Promise、Generator 函数的比较。
假定某个 DOM 元素上面,部署了一系列的动画,前一个动画结束,才能开始后一个。如果当中有一个动画出错,就不再往下执行,返回上一个成功执行的动画的返回值。
首先是 Promise 的写法。
function chainAnimationsPromise(elem, animations) {
// 变量ret用来保存上一个动画的返回值
let ret = null;
// 新建一个空的Promise
let p = Promise.resolve();
// 使用then方法,添加所有动画
for(let anim of animations) {
p = p.then(function(val) {
ret = val;
return anim(elem);
});
}
// 返回一个部署了错误捕捉机制的Promise
return p.catch(function(e) {
/* 忽略错误,继续执行 */
}).then(function() {
return ret;
});
}
虽然 Promise 的写法比回调函数的写法大大改进,但是一眼看上去,代码完全都是 Promise 的 API(then
、catch
等等),操作本身的语义反而不容易看出来。
接着是 Generator 函数的写法。
function chainAnimationsGenerator(elem, animations) {
return spawn(function*() {
let ret = null;
try {
for(let anim of animations) {
ret = yield anim(elem);
}
} catch(e) {
/* 忽略错误,继续执行 */
}
return ret;
});
}
上面代码使用 Generator 函数遍历了每个动画,语义比 Promise 写法更清晰,用户定义的操作全部都出现在spawn
函数的内部。这个写法的问题在于,必须有一个任务运行器,自动执行 Generator 函数,上面代码的spawn
函数就是自动执行器,它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,而且必须保证yield
语句后面的表达式,必须返回一个 Promise。
最后是 async 函数的写法。
async function chainAnimationsAsync(elem, animations) {
let ret = null;
try {
for(let anim of animations) {
ret = await anim(elem);
}
} catch(e) {
/* 忽略错误,继续执行 */
}
return ret;
}
可以看到 Async 函数的实现最简洁,最符合语义,几乎没有语义不相关的代码。它将 Generator 写法中的自动执行器,改在语言层面提供,不暴露给用户,因此代码量最少。如果使用 Generator 写法,自动执行器需要用户自己提供。
实例:按顺序完成异步操作
实际开发中,经常遇到一组异步操作,需要按照顺序完成。比如,依次远程读取一组 URL,然后按照读取的顺序输出结果。
Promise 的写法如下。
function logInOrder(urls) {
// 远程读取所有URL
const textPromises = urls.map(url => {
return fetch(url).then(response => response.text());
});
// 按次序输出
textPromises.reduce((chain, textPromise) => {
return chain.then(() => textPromise)
.then(text => console.log(text));
}, Promise.resolve());
}
上面代码使用fetch
方法,同时远程读取一组 URL。每个fetch
操作都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,放入textPromises
数组。然后,reduce
方法依次处理每个 Promise 对象,然后使用then
,将所有 Promise 对象连起来,因此就可以依次输出结果。
这种写法不太直观,可读性比较差。下面是 async 函数实现。
async function logInOrder(urls) {
for (const url of urls) {
const response = await fetch(url);
console.log(await response.text());
}
}
上面代码确实大大简化,问题是所有远程操作都是继发。只有前一个 URL 返回结果,才会去读取下一个 URL,这样做效率很差,非常浪费时间。我们需要的是并发发出远程请求。
async function logInOrder(urls) {
// 并发读取远程URL
const textPromises = urls.map(async url => {
const response = await fetch(url);
return response.text();
});
// 按次序输出
for (const textPromise of textPromises) {
console.log(await textPromise);
}
}
上面代码中,虽然map
方法的参数是async
函数,但它是并发执行的,因为只有async
函数内部是继发执行,外部不受影响。后面的for..of
循环内部使用了await
,因此实现了按顺序输出。
顶层 await
根据语法规格,await
命令只能出现在 async 函数内部,否则都会报错。
// 报错
const data = await fetch('https://api.example.com');
上面代码中,await
命令独立使用,没有放在 async 函数里面,就会报错。
目前,有一个语法提案,允许在模块的顶层独立使用await
命令,使得上面那行代码不会报错了。这个提案的目的,是借用await
解决模块异步加载的问题。
// awaiting.js
let output;
async function main() {
const dynamic = await import(someMission);
const data = await fetch(url);
output = someProcess(dynamic.default, data);
}
main();
export { output };
上面代码中,模块awaiting.js
的输出值output
,取决于异步操作。我们把异步操作包装在一个 async 函数里面,然后调用这个函数,只有等里面的异步操作都执行,变量output
才会有值,否则就返回undefined
。
上面的代码也可以写成立即执行函数的形式。
// awaiting.js
let output;
(async function1 main() {
const dynamic = await import(someMission);
const data = await fetch(url);
output = someProcess(dynamic.default, data);
})();
export { output };
下面是加载这个模块的写法。
// usage.js
import { output } from "./awaiting.js";
function outputPlusValue(value) { return output + value }
console.log(outputPlusValue(100));
setTimeout(() => console.log(outputPlusValue(100), 1000);
上面代码中,outputPlusValue()
的执行结果,完全取决于执行的时间。如果awaiting.js
里面的异步操作没执行完,加载进来的output
的值就是undefined
。
目前的解决方法,就是让原始模块输出一个 Promise 对象,从这个 Promise 对象判断异步操作有没有结束。
// awaiting.js
let output;
export default (async function main() {
const dynamic = await import(someMission);
const data = await fetch(url);
output = someProcess(dynamic.default, data);
})();
export { output };
上面代码中,awaiting.js
除了输出output
,还默认输出一个 Promise 对象(async 函数立即执行后,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),从这个对象判断异步操作是否结束。
下面是加载这个模块的新的写法。
// usage.js
import promise, { output } from "./awaiting.js";
function outputPlusValue(value) { return output + value }
promise.then(() => {
console.log(outputPlusValue(100));
setTimeout(() => console.log(outputPlusValue(100), 1000);
});
上面代码中,将awaiting.js
对象的输出,放在promise.then()
里面,这样就能保证异步操作完成以后,才去读取output
。
这种写法比较麻烦,等于要求模块的使用者遵守一个额外的使用协议,按照特殊的方法使用这个模块。一旦你忘了要用 Promise 加载,只使用正常的加载方法,依赖这个模块的代码就可能出错。而且,如果上面的usage.js
又有对外的输出,等于这个依赖链的所有模块都要使用 Promise 加载。
顶层的await
命令,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。它保证只有异步操作完成,模块才会输出值。
// awaiting.js
const dynamic = import(someMission);
const data = fetch(url);
export const output = someProcess((await dynamic).default, await data);
上面代码中,两个异步操作在输出的时候,都加上了await
命令。只有等到异步操作完成,这个模块才会输出值。
加载这个模块的写法如下。
// usage.js
import { output } from "./awaiting.js";
function outputPlusValue(value) { return output + value }
console.log(outputPlusValue(100));
setTimeout(() => console.log(outputPlusValue(100), 1000);
上面代码的写法,与普通的模块加载完全一样。也就是说,模块的使用者完全不用关心,依赖模块的内部有没有异步操作,正常加载即可。
这时,模块的加载会等待依赖模块(上例是awaiting.js
)的异步操作完成,才执行后面的代码,有点像暂停在那里。所以,它总是会得到正确的output
,不会因为加载时机的不同,而得到不一样的值。
注意,顶层await
只能用在 ES6 模块,不能用在 CommonJS 模块。这是因为 CommonJS 模块的require()
是同步加载,如果有顶层await
,就没法处理加载了。
下面是顶层await
的一些使用场景。
// import() 方法加载
const strings = await import(`/i18n/${navigator.language}`);
// 数据库操作
const connection = await dbConnector();
// 依赖回滚
let jQuery;
try {
jQuery = await import('https://cdn-a.com/jQuery');
} catch {
jQuery = await import('https://cdn-b.com/jQuery');
}
注意,如果加载多个包含顶层await
命令的模块,加载命令是同步执行的。
// x.js
console.log("X1");
await new Promise(r => setTimeout(r, 1000));
console.log("X2");
// y.js
console.log("Y");
// z.js
import "./x.js";
import "./y.js";
console.log("Z");
上面代码有三个模块,最后的z.js
加载x.js
和y.js
,打印结果是X1
、Y
、X2
、Z
。这说明,z.js
并没有等待x.js
加载完成,再去加载y.js
。
顶层的await
命令有点像,交出代码的执行权给其他的模块加载,等异步操作完成后,再拿回执行权,继续向下执行。
Class 的基本语法
个人补充
区分ReferenceError、undefined、null
个人猜测
的结论
区分 | 说明 | 本质 |
---|---|---|
ReferenceError: x is not defined | 未定义报错、或暂时性死区 | 本质为找不到变量 |
undefined | 定义但未赋值、或变量提升 | 本质为找到了变量,但变量没有指向内存地址 |
null | 值为空 | 本质为变量指向的内存地址没有存储数据 |
JavaScript ES6格式化字符串方法
js想要动态更新文本内容,在ES5中没有格式化字符串的方法,在ES6中是有字符串格式化的方法的。
使用左上角数字1旁边的符号定义字符串。先定义好需要拼接的字符串,在字符串内部使用 ${变量名} 进行拼接,省去了频繁使用‘+’进行字符串拼接
var data = '1234'; var name = 'alex'; var password = '123456'; var str1 = name:${name},data:${data},password:${password}
; //es6中使用字符串格式化的方法进行拼接 var str2 = "name:"+name+"password:"+password+"data:"+data;//es5中使用+进行字符串拼接 console.log(str1) console.log(str2)
旧笔记
语法类
定义 一般用let(可变,块级作用域)和const(不可变,块级作用域),而不使用var var有函数作用域,要闭包,而let有if和for这样的块级作用域 快速遍历循环 支持了for (let i in this.books) {}这样的操作 ES6增强简写法 let name = 'why' let obj1 = { name // 对象增强写法:代替旧写法 name: name run() {} // 函数增强写法:代替旧写法 run: function ()
扩展运算符 ...
对象中的扩展运算符(...)用于取出参数对象中的所有可遍历属性,拷贝到当前对象之中
let bar = { a: 1, b: 2 }; // 拷贝/连接 let baz = { ...bar }; // { a: 1, b: 2 } // 等价于 let baz = Object.assign({}, bar); // { a: 1, b: 2 } // 如果用户自定义的属性,放在扩展运算符后面,则扩展运算符内部的同名属性会被覆盖掉。 let baz = {...bar, ...{a:2, b: 4}}; //
find()
接收一个方法作为参数 方法内部返回一个条件布尔,符合条件的元素作为作为find返回值 若无符合返回undefinded
findIndex()
indexof?
返回第一次出现时的序列
箭头函数
// 定义函数方式 // 1. 定义函数的方式 const aaa = function () {} // 2. 对象字面量中定义函数 const obj = {bbb(){}} // 3. ES6中的箭头函数 const ccc = (参) => {} // 补充:只有一个参数时可省略'()' // 补充:只有一行代码时可省略'{}'且省略return!!! // 补充: 一般用来解决this穿透的问题 // 函数有作用域,匿名和箭头函数没有 // 箭头的this引用的是最近作用域的this,匿名函数指向windows
promi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