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种IO模型
五种IO模型
参考:
IO 概要
IO基本概念
对于IO
知识,想要真正的去理解它,需要结合多线程、网络、操作系统等多方面的知识,IO
最开始的定义就是指计算机的输入流和输出流,在这里主体为计算机本身,当然主体也可以是一个程序。
PS:从外部设备(如
U
盘、光盘等)中读取数据,这可以被称为输入,而在网络中读取一段数据,这也可以被称为输入。
最初的IO
流也只有阻塞式的输入输出,但由于时代的不断进步,技术的不停迭代,慢慢的IO
也会被分为很多种,接下来咱们聊聊IO
的分类。
IO分类
工作层面划分
磁盘IO
网络IO
工作模式上划分
BIO
NIO
AIO
工作性质上划分
阻塞式
IO
非阻塞式
IO
多线程角度划分
同步
IO
异步
IO
IO原理
无论是Java还是其他的语言,本质上IO读写操作的原理是类似的,编程语言开发的程序,一般都是工作在用户态空间,但由于IO读写对于计算机而言,属于高危操作,所以OS不可能100%将这些功能开放给用户态的程序使用,所以正常情况下的程序读写操作,本质上都是在调用OS内核提供的函数:read()、 write()。 也就是说,在程序中试图利用IO机制读写数据时,仅仅只是调用了内核提供的接口函数而已,本质上真正的IO操作还是由内核自己去完成的。
IO工作的过程如下:
- 首先在网络的网卡上或本地存储设备中准备数据,然后调用read()函数。
- 调用read()函数后,由内核将网络/本地数据读取到内核缓冲区中。
- 读取完成后向CPU发送一个中断信号,通知CPU对数据进行后续处理。
- CPU将内核中的数据写入到对应的程序缓冲区或网络Socket接收缓冲区中。
- 数据全部写入到缓冲区后,应用程序开始对数据开始实际的处理。
在上述中提到了一个CPU中断信号的概念,这其实属于一种I/O的控制方式,IO控制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种:忙等待方式、中断驱动方式以及DMA直接存储器方式,不过无论是何种方式,本质上的最终作用是相同的,都是读取数据的目的。
在上述IO工作过程中,其实大体可分为两部分:准备阶段和复制阶段,准备阶段是指数据从网络网卡或本地存储器读取到内核的过程,而复制阶段则是将内核缓冲区中的数据拷贝至用户态的进程缓冲区。常听的BIO、NIO、AIO之间的区别,就在于这两个过程中的操作是同步还是异步的,是阻塞还是非阻塞的。
内核态和用户态
用户态与内核态这两个词汇在前面多次提及到,那它两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先上图:
Linux为了确保系统足够稳定与安全,因此在运行过程中会将内存划分为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,其中运行在用户空间的程序被称为“用户态”程序,同理,运行在“内核态”的程序则被称为“内核态”程序,而普通的程序一般都会运行在用户空间。
那么系统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?因为如果内核与用户空间都为同一块儿,此时假设某个程序执行异常导致崩溃了,最终会导致整个系统也出现崩溃,而划分出两块区域的目的就在于:用户空间中的某个程序崩溃,那自会影响自身,而不会影响系统整体的运行。
同时为了防止普通程序去进行IO、内存动态调整、线程挂起等一些高危操作引发系统崩溃,因此这些高危操作的具体执行,也只能由内核自己来完成,但程序中有时难免需要用到这些功能,因此内核也会提供很多的函数/接口提供给外部调用。
当处于用户态的程序调用某个内核提供的函数时,此时由于用户态自身不具备这些函数的执行权限,因此会发生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,也就是说:当程序调用某个内核提供的函数后,具体的操作会切换成内核自己去执行。
但用户态与内核态切换时,由于需要处理操作句柄、保存现场、执行系统调用、恢复现场等等过程,因此状态切换其实也是一个开销较大的动作,因此在设计程序时,要尽量减少会发生状态切换的事项,比如Java中,解决线程安全能用
ReetrantLock
的情况下则尽量不使用Synchronized
。
最后对于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区别,用大白话来说就是:类似于做程序开发时,普通用户和管理员的区别,为了防止普通用户到处乱点,从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转,因此有些权限只能开放给管理员身份执行,例如删库~
五个IO模型
Linux的五种IO模型浅析(从性能上来说,它们属于依次递进的关系,但越靠后的IO
模型实现也越为复杂)
- BIO,同步阻塞模型 (Blocking-IO)
- NIO,同步非阻塞模型 (Non-Blocking-IO)
- 多路复用模型
- 信号驱动模型(事件驱动模型)
- AIO,异步非阻塞模型 (Asynchronous-Non-Blocking-IO)
BIO,同步阻塞模型 (Blocking-IO)
特征:多线程、同步、阻塞
这也是最初的IO
模型,也就是当调用内核的read()
函数后,内核在执行数据准备、复制阶段的IO
操作时,应用线程都是阻塞的,所以本次IO
操作则被称为同步阻塞式IO
,如下:
流程
阶段一:
用户进程尝试读取数据(比如网卡数据)
此时数据尚未到达,内核需要等待数据
此时用户进程也处于阻塞状态
阶段二:
数据到达并拷贝到内核缓冲区,代表已就绪
将内核数据拷贝到用户缓冲区
拷贝过程中,用户进程依然阻塞等待
拷贝完成,用户进程解除阻塞,处理数据
当程序中需要进行IO操作时,会先调用内核提供的read()函数,但在之前分析过IO的工作原理,IO会经过“设备→内核缓冲区→程序缓冲区”这个过程,该过程必然是耗时的,在同步阻塞模型中,程序中的线程发起IO调用后,会一直挂起等待,直至数据成功拷贝至程序缓冲区才会继续往下执行。
简单了解了BIO的含义后,那此刻思考一个问题:当本次IO操作还在执行时,又出现多个IO调用,比如多个网络数据到来,此刻该如何处理呢?
很简单,采用多线程实现,包括最初的IO模型也的确是这样实现的,也就是当出现一个新的IO调用时,服务器就会多一条线程去处理,因此会出现如下情况:
在BIO
这种模型中,为了支持并发请求,通常情况下会采用“请求:线程”1:1
的模型,那此时会带来很大的弊端:
- 并发过高时会导致创建大量线程,而线程资源是有限的,超出后会导致系统崩溃。
- 并发过高时,就算创建的线程数未达系统瓶颈,但由于线程数过多也会造成频繁的上下文切换。
在Tomcat
中,存在一个处理请求的线程池,该线程池声明了核心线程数以及最大线程数,当并发请求数超出配置的最大线程数时,会将客户端的请求加入请求队列中等待,防止并发过高造成创建大量线程,从而引发系统崩溃。
弊端
弊端很明显, 当有大量的客户端并发时服务端会压力剧增, 同时线程利用率很低。
NIO,同步非阻塞模型 (Non-Blocking-IO)
特征:多线程、异步、非阻塞
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:调用read()
函数的线程并不会阻塞,而是可以正常运行,如下:
当应用程序中发起IO
调用后,内核并不阻塞当前线程,而是立马返回一个“数据未就绪”的信息给应用程序,而应用程序这边则一直反复轮询去问内核:数据有没有准备好?直到最终数据准备好了之后,内核返回“数据已就绪”状态,紧接着再由进程去处理数据…
具体流程如下:
阶段一:
用户进程尝试读取数据(比如网卡数据)
此时数据尚未到达,内核需要等待数据
返回异常给用户进程
用户进程拿到error后,再次尝试读取
循环往复,直到数据就绪
阶段二:
将内核数据拷贝到用户缓冲区
拷贝过程中,用户进程依然阻塞等待
拷贝完成,用户进程解除阻塞,处理数据
可以看到,非阻塞IO模型中,用户进程在第一个阶段是非阻塞,第二个阶段是阻塞状态。虽然是非阻塞,但性能并没有得到提高。而且忙等机制会导致CPU空转,CPU使用率暴增。
其实相对来说,这个过程虽然没有阻塞发起
IO
调用的线程,但实际上也会让调用方不断去轮询发起“数据是否准备好”的信号,这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非阻塞。
通过如上的例子,应该能明显感受到这种所谓的NIO
相对来说较为鸡肋,因此目前大多数的NIO
技术并非采用这种多线程的模型,而是基于单线程的多路复用模型实现的,Java
中支持的NIO
模型亦是如此。
多路复用模型
特征:单线程、同步、阻塞
I/O 多路复用技术会用一个系统调用函数来监听我们所有关心的连接,也就说可以在一个监控线程里面监控很多的连接。
在理解多路复用模型之前,我们先分析一下上述的NIO模型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?很简单,由于线程在不断的轮询查看数据是否准备就绪,造成CPU开销较大。既然说是由于大量无效的轮询造成CPU占用过高,那么等内核中的数据准备好了之后,再去询问数据是否就绪是不是就可以了?答案是Yes。
那又该如何实现这个功能呢?此时大名鼎鼎的多路复用模型登场了,该模型是基于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实现的,在Linux中提供了 select、poll、epoll 等一系列函数实现该模型,结构如下:
在多路复用模型中,内核仅有一条线程负责处理所有连接,所有网络请求/连接(Socket
)都会利用通道Channel
注册到选择器上,然后监听器负责监听所有的连接,过程如下:
阶段一:
用户进程调用select,指定要监听的FD集合
核监听FD对应的多个socket
任意一个或多个socket数据就绪则返回readable
此过程中用户进程阻塞
阶段二:
用户进程找到就绪的socket
依次调用recvfrom读取数据
内核将数据拷贝到用户空间
用户进程处理数据
当用户去读取数据的时候,不再去直接调用recvfrom了,而是调用select的函数,select函数会将需要监听的数据交给内核,由内核去检查这些数据是否就绪了,如果说这个数据就绪了,就会通知应用程序数据就绪,然后来读取数据,再从内核中把数据拷贝给用户态,完成数据处理,如果N多个FD一个都没处理完,此时就进行等待。
IO多路复用是利用单个线程来同时监听多个FD,并在某个FD可读、可写时得到通知,从而避免无效的等待,充分利用CPU资源。不过监听FD的方式、通知的方式又有多种实现,常见的有:
- select
- poll
- epoll
详见参考:
信号驱动模型(事件驱动模式)
特征:单线程、准备异步但处理不异步、准备不阻塞但处理阻塞
信号驱动IO模型(Signal-Driven-IO)是一种偏异步IO的模型,在该模型中引入了信号驱动的概念,在用户进程中首先会创建一个SIGIO信号处理程序,然后基于信号的模型进行处理。
具体流程如下:
阶段一:
用户进程调用sigaction,注册信号处理函数
内核返回成功,开始监听FD
用户进程不阻塞等待,可以执行其它业务
当内核数据就绪后,回调用户进程的SIGIO处理函数
阶段二:
收到SIGIO回调信号
调用recvfrom,读取
内核将数据拷贝到用户空间
用户进程处理数据
在该模型中,首先用户进程中会创建一个Sigio信号处理程序,然后会系统调用sigaction信号处理函数,紧接着内核会直接让用户进程中的线程返回,用户进程可在这期间干别的工作,当内核中的数据准备好之后,内核会生成一个Sigio信号,通知对应的用户进程数据已准备就绪,然后由用户进程在触发一个recvfrom的系统调用,从内核中将数据拷贝出来进行处理。
信号驱动模型相较于之前的模型而言,从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异步,也就是数据的准备阶段是异步非阻塞执行的,但数据的复制阶段却依旧是同步阻塞执行的。
纵观上述的所有IO
模型:BIO、NIO
、多路复用、信号驱动,本质上从内核缓冲区拷贝数据到程序缓冲区的过程都是阻塞的,如果想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异步非阻塞IO
,那么就牵扯到了AIO
模型。
AIO,异步非阻塞模型 (Asynchronous-Non-Blocking-IO)
特征:单线程、异步、不阻塞
该模型是真正意义上的异步非阻塞式IO
,代表数据准备与复制阶段都是异步非阻塞的。
他会由内核将所有数据处理完成后,由内核将数据写入到用户态中,然后才算完成,所以性能极高,不会有任何阻塞,全部都由内核完成,可以看到,异步IO模型中,用户进程在两个阶段都是非阻塞状态。
在AIO
模型中,同样会基于信号驱动实现,在最开始会先调用aio_read、sigaction
函数,然后用户进程中会创建出一个信号处理程序,同时用户进程可立马返回执行其他操作,在数据写入到内核、且从内核拷贝到用户缓冲区后,内核会通知对应的用户进程对数据进行处理。
在
AIO
模型中,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异步非阻塞,从始至终用户进程只需要发起一次系统调用,后续的所有IO
操作由内核完成,最后在数据拷贝至程序缓冲区后,通知用户进程处理即可。
五种IO模型小结
最后用一幅图,来说明他们之间的区别
总体上是:多线程到单线程、同步到异步,阻塞非阻塞
(同步和阻塞不完全相等,异步和非阻塞也是。网络IO这里,阻塞主要指当前线程的等待阶段)
- BIO,同步阻塞模型 (Blocking-IO)
- 多线程、同步、阻塞
- NIO,同步非阻塞模型 (Non-Blocking-IO)
- 多线程、准备异步但处理不异步、准备不阻塞但处理阻塞
- 多路复用模型
- 单线程、同步、阻塞
- 信号驱动模型(事件驱动模型)
- 单线程、准备异步但处理不异步、准备不阻塞但处理阻塞
- AIO,异步非阻塞模型 (Asynchronous-Non-Blocking-IO)
- 单线程、均异步、均不阻塞
I/O 多路复用:select、poll、epoll
详见参考:
最基本的socket模型
要想客户端和服务器能在网络中通信,那必须得使用 Socket 编程,它是进程间通信里比较特别的方式,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可以跨主机间通信。
select
select是Linux最早是由的I/O多路复用技术:
简单说,就是我们把需要处理的数据封装成FD,然后在用户态时创建一个fd的集合(这个集合的大小是要监听的那个FD的最大值+1,但是大小整体是有限制的 ),这个集合的长度大小是有限制的,同时在这个集合中,标明出来我们要控制哪些数据。
比如要监听的数据,是1,2,5三个数据,此时会执行select函数,然后将整个fd发给内核态,内核态会去遍历用户态传递过来的数据,如果发现这里边都数据都没有就绪,就休眠,直到有数据准备好时,就会被唤醒,唤醒之后,再次遍历一遍,看看谁准备好了,然后再将处理掉没有准备好的数据,最后再将这个FD集合写回到用户态中去,此时用户态就知道了,奥,有人准备好了,但是对于用户态而言,并不知道谁处理好了,所以吧 用户态也需要去进行遍历,然后找到对应准备好数据的节点,再去发起读请求,我们会发现,这种模式下他虽然比阻塞IO和非阻塞IO好,但是依然有些麻烦的事情, 比如说频繁的传递fd集合,频繁的去遍历FD等问题
所以,对于 select 这种方式,需要进行 2 次「遍历」文件描述符集合,一次是在内核态里,一个次是在用户态里 ,而且还会发生 2 次「拷贝」文件描述符集合,先从用户空间传入内核空间,由内核修改后,再传出到用户空间中。
select 使用固定长度的 BitsMap,表示文件描述符集合,而且所支持的文件描述符的个数是有限制的,在 Linux 系统中,由内核中的 FD_SETSIZE 限制, 默认最大值为 1024,只能监听 0~1023 的文件描述符。
poll 不再用 BitsMap 来存储所关注的文件描述符,取而代之用动态数组,以链表形式来组织,突破了 select 的文件描述符个数限制,当然还会受到系统文件描述符限制。
但是 poll 和 select 并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,都是使用「线性结构」存储进程关注的 Socket 集合,因此都需要遍历文件描述符集合来找到可读或可写的 Socket,时间复杂度为 O(n),而且也需要在用户态与内核态之间拷贝文件描述符集合,这种方式随着并发数上来,性能的损耗会呈指数级增长。
epoll
先复习下 epoll 的用法。如下的代码中,先用e poll_create 创建一个 epol l对象 epfd,再通过 epoll_ctl 将需要监视的 socket 添加到epfd中,最后调用 epoll_wait 等待数据。
epoll 通过两个方面,很好解决了 select/poll 的问题。
我们来梳理一下这张图
服务器启动以后,服务端会去调用epoll_create,创建一个epoll实例,epoll实例中包含两个数据。
红黑树(为空):rb_root 用来去记录需要被监听的FD
链表(为空):list_head,用来存放已经就绪的FD
创建好了之后,会去调用epoll_ctl函数,此函数会会将需要监听的数据添加到rb_root中去,并且对当前这些存在于红黑树的节点设置回调函数,当这些被监听的数据一旦准备完成,就会被调用,而调用的结果就是将红黑树的fd添加到list_head中去(但是此时并没有完成)。
当第二步完成后,就会调用epoll_wait函数,这个函数会去校验是否有数据准备完毕(因为数据一旦准备就绪,就会被回调函数添加到list_head中),在等待了一段时间后(可以进行配置),如果等够了超时时间,则返回没有数据,如果有,则进一步判断当前是什么事件,如果是建立连接时间,则调用accept() 接受客户端socket,拿到建立连接的socket,然后建立起来连接,如果是其他事件,则把数据进行写出。
从下图你可以看到 epoll 相关的接口作用: